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繼續擴大政策增量,近日,北京市商務局、天津市商務局、北京海關、天津海關聯合發布《關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京津跨境貿易便利化若干措施的公告》(以下簡稱“4號公告”),推出22項具體措施,持續提升京津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在此之前,京津兩地已連續發布了三期公告和一個專項行動方案,推出多項便利化措施優化跨境貿易環境。此次聯合發布的4號公告,在之前取得成效的基礎上,圍繞壓單證、優流程、提效率、降成本、促便利五大方面,持續提升京津跨境貿易便利化程度。

精簡進出口監管證件
2018年,京津進出口環節驗核的監管證件由86種減少至46種,除4種因保密需要的監管證件外其余42種全部實現聯網核查。4號公告取消對118個海關商品編號項下貨物實施的自動進口許可措施,共15種貨物。優化隨附單證,出口申報環節企業無需向海關提交紙質出口海關委托書、合同、發票、裝箱清單,進口申報環節企業無需向海關提交裝箱清單。
海關監管作業多環節無紙化、電子化
海運口岸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實現聯網放行,不再要求企業必須憑正本提單、運單辦理通關手續,放行時海關可不再在提單、運單上加蓋放行章。推進港口物流信息電子化,推動海運提單換提貨單電子化。全面推動國際集裝箱設備交接單無紙化,實現港口作業場站貨物裝卸、倉儲理貨、報關、物流運輸、費用結算等環節無紙化和電子化。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統一部署,推進內外貿集裝箱堆場海關監管電子化;2019年底前,在主要遠洋航線實現海關與企業間的海運提單、提貨單、裝箱單等信息電子化流轉。
建立查驗綠色通道
在天津港建立查驗提箱“綠色通道”“查驗后集港綠色通道”,各堆場7×24小時辦理查驗箱提箱業務,北疆港區實施6小時、東疆港區實施4小時內待查驗貨物提箱進場。建立出口機電產品、進口汽車零部件檢驗檢疫木質包裝查驗綠色通道,優化進口汽車零部件檢驗監管流程。
在提高港口作業效率方面,集裝箱碼頭提、落箱月平均作業時效30分鐘以內完成比例達到60%以上,60分鐘以內完成比例達到90%以上(自車輛進場后計算,冷箱、框架箱、超箱及單票多箱需要倒箱作業的除外),車輛通過閘口時間平均不超過2分鐘,服務窗口辦理業務平均不超過10分鐘。
京津還將推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加強稅務系統與“單一窗口”系統對接,實現出口退(免)稅備案、證明開具以及免抵退稅申報等,年底前實現出口退(免)稅應用功能全覆蓋。
大幅降低企業成本
在口岸服務“一站式陽光價格”基礎上,打造“陽光價格升級版”。自2019年起,免征港口建設費地方留成部分,天津港口建設費地方留成部分退付繳費人(以港口建設費專用收據繳費人為準)。
此外,海關還將規范熏蒸、消毒等檢疫處理環節收費行為,進一步擴大“匯總征稅”應用范圍,提高“先放后稅”模式比例;擴大推廣關稅保證保險。
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高地
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被認為是投資的風向標,每年對全球190個經濟體進行評估,包括跨境貿易等10個評估指標。我國在世界銀行發布的《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中,跨境貿易便利化排名由97位升至65位,躍升32位。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對北京貿易便利化的8項評價指標中,有6項指標得到了大幅改善,其中進口、出口單證合規耗時壓縮2/3以上,進口邊境合規耗時和成本下降超過50%。
北京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4號公告的目標是進一步提升京津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在世界銀行新一輪營商環境評價中有更大的提升。與之前政策相比,4號公告有三個顯著特點:第一更加注重先行先試,結合京津兩地實際自主推出改革措施,在單證、監管、服務等方面先試先行,達到全國一流水平;第二更加注重與國際接軌,對標國際規則,推廣應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提升信用管理水平等;第三更加注重增強企業獲得感,優化流程、降低成本,推進無紙化,力求企業終端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