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應邀參與一家中國家電企業在埃及成立合資公司的活動,并了解到該合資公司在埃及乃至非洲已定下長期規劃和目標。隨后,記者又走訪多個知名在埃家電中企得知,上述企業只是中國家電加速“埃及制造”的一個縮影。
形勢倒逼本地化
近日康佳舉行與埃及伙伴成立合資公司KONKO的揭牌儀式。該集團海外銷售中心總經理周赤對記者透露,合資公司三年內會在埃及以及非洲、中東地區實現彩電年銷量60萬臺以上,未來將根據經營及市場發展情況擴大工廠產能,形成電視、白色家電、小家電為主的多元化產品布局。
中國家電企業加速進入埃及,離不開當地這些年發生的變化。為進一步擴大就業、吸引投資,埃及政府于2014年起力推“埃及制造”,最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大幅提升工業制成品整套進口關稅,同時對在本地組裝、制造的產品實施政策優惠。家電行業首當其沖,洗衣機、冰箱、彩電、空調等家電產品的整套進口關稅被大幅提升至60%左右。但相關國外廠商選擇只進口部分核心設備,全面聘用屬地員工,將本地化率大幅提升至40%及以上,關稅百分比可降至個位數,甚至趨向零。
美的集團埃及MIRACO合資公司運營總監安坤對記者表示,美的與美國空調供應商開利公司約10年前就開始在埃及市場展開合作,一直以產品本地化、人才本地化和制造本地化為主軸在開展工作。尤其近幾年埃及政局趨向穩定、力推“埃及制造”后,合資公司加大上述本地化力度。
“激烈的國際競爭也迫使我們必須在本地化道路上邁開步伐。”康佳海外銷售中心副總經理、非洲營銷部總經理劉亮武對記者說,國際一線品牌三星、LG早在十年前就已利用埃及與周邊地區的互免關稅安排及地緣優勢,將其打造成出口歐洲、阿拉伯國家、中南非洲等地的基地,西歐發達國家市面上很多三星彩電都是“埃及制造”。
內銷轉口兼具優勢
盡管中國家電企業加速“埃及制造”最初為形勢所迫,但其實僅就埃及市場而言,潛力就相當可觀。“據官方統計,埃及人口今年底將突破1億,如此龐大的人口在中東北非乃至世界范圍都是少有的。”劉亮武對記者分析說,根據他們及其合作伙伴的市場監測數據,目前20%的埃及家庭沒有電視,56%的家庭亟待汰換顯像管電視,這都構成市場剛需。此外,埃及經濟秩序逐步恢復,社會生活日漸正常,為這一剛需利好的兌現創造大環境。同時,埃及為提升發展水平而實施的大規模基建項目,為緩解開羅人口壓力而展開的新行政首都建設,也都需要大量家電。
一家知名家電中企的北非區域銷售負責人李先生對記者說,埃及便宜的勞動力成本、相對完善的工業體系也都是有利因素。2016年埃及實行浮動匯率以來,埃鎊大幅貶值,即便近期幣值有所上揚,埃及普通勞工的平均工資仍維持在每月150美元上下,較摩洛哥等區內其他國家有不小的優勢。同時,埃及從建國初期開始就大力推進工業化,且近年不遺余力吸引外資,具備區內最為完備的工業基礎。尤其是2014年中埃正式開啟“一帶一路”產能合作以來,埃及逐步具備電控板、超薄顯示屏等部件的本地化生產能力,為在當地合資設廠創造良好條件。
“埃及的地緣位置與外貿政策,非常適合發展轉口貿易。”安坤對記者分析道,埃及扼守蘇伊士運河咽喉,亞歷山大、塞得港等設有免稅區的自由港瀕臨地中海,與歐洲、海灣等熱門市場交通方便。同時,埃及與歐盟、土耳其、阿拉伯國家均締結有免關稅協定,享受美國的最惠國待遇,今年簽署的《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協定》將為取消埃及與其他非洲國家間的關稅掃除障礙。在中美貿易摩擦、中國經濟提檔升級的大背景下,埃及可成為中國家電企業調整全球化布局的立足點。
關稅返還不等于免稅
盡管埃及市場具備上述優勢,但潛在的投資風險也需要引起企業足夠的重視。
“就拿轉口貿易免關稅來說,它在埃及意味著‘關稅全額返還’,而非‘不用繳關稅’,返還周期就是個風險點。”李先生對記者表示,所有有條件享受關稅優惠政策的企業需要先按規定足額上繳關稅,然后就是出口后“漫長的等待期”。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埃及政府近些年財政狀況較為緊張,對關稅減免部分的返還比例時有變化。稅收返還的不確定性,造成轉口貿易企業在財務報表、成本控制等環節需要未雨綢繆。
此外,李先生還提到兩個較為常見的風險點。一是本地化生產率計算方式不統一、不精確,導致政策優惠力度減弱。根據埃及法規,當一家企業的本地化生產率開始超過40%,可進一步享受不同的稅收、外國人工作簽等優惠政策。而評判本地化生產率的主要標準,是散件多大程度為“埃及制造”。但埃及相關部門對散件拆分的方式并沒有明確統一標準,經常出現某部件前一年被視為零件,今年突變為整件,或同一部件用在不同成品時,被區別對待。二是企業在投資建廠前,往往以5年為周期,計算攤銷、折舊,而當地政策對本地化比例的要求時有變化,導致企業在工廠設計、人機配備等環節計劃趕不上變化。
另外,市場競爭風險也不容小覷。劉亮武對記者表示,雖然中國家電產品已經在技術層面與日韓競品站在同一起跑線,但后者進入埃及市場較早,品牌知名度更高,實現趕超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何況在晶圓設計制造、封裝測試、材料科學等最上游產業,日韓依舊優勢明顯。
“面對挑戰,我們的選擇只有更大程度本地化經營,最大限度貼近當地客戶需求。”上述受訪人士均對記者表示,他們公司在埃及的分公司或代表機構均聘請埃籍總經理。其中兩名埃籍總經理對記者透露,三星、LG等企業更傾向于用韓國人擔任當地分支的中高層,對屬地員工信任度不夠,這對深度本地化構成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