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九色porn-久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欧美综合网|www.bjqnly.com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外貿信息>外貿動態

?譜寫開放發展新篇章——衡水市對外經濟發展掠影

時間:2019.09.30信息來源:衡水日報

譜寫開放發展新篇章——全市對外經濟發展掠影

站在時間兩端,數據的對比,令人贊嘆:1993年,衡水市審批注冊30余家外商投資企業,實際使用外資1018萬美元;2018年末全市實有外商投資企業121家,實際使用外資29429萬美元,是1993年的28.9倍。

開放興,衡水興。建市以來,尤其是近幾年來,衡水市以開放促改革,以開放促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奮力推動衡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對外開放穩步推進

衡水作為以農業為主的內陸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吸引外資的難度非常大。在各級黨委政府銳意創新、不斷探索下,使用外資攻堅克難、蒸蒸日上。

1992年衡水第一個對外開放辦公室成立,全市引進和使用外資逐漸步入正軌,外商投資規模不斷擴大,至1996年底使用外資基本覆蓋到全市各縣市區。1997年下半年東南亞發生亞洲金融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動蕩,外商投資熱度銳減,對外經貿面臨嚴峻挑戰,全市實際使用外資一度出現下滑,政府加大了對外資企業的扶持力度,制定了多項政策對外資企業給予大力支持。伴隨著2001年加入WTO,以及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2002年全市實際使用外資恢復增長勢頭,對外經貿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引資區域不斷拓寬,結構逐步趨于優化,逐漸成為衡水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

實際使用外資跨越發展

1993年以來,衡水實際使用外資一路披荊斬棘,穩步向前。通過創辦中國大營國際皮草交易會、安平(中國)絲網國際博覽會、衡水湖國際商務洽談會等一系列國際性商務活動,搭建了與國內外合作交流的溝通平臺,引進了中糧、蒙牛、華潤、陽煤等一批中字頭、國字號大企業及積水可耐特、凱德生物等世界500強企業,為衡水經濟的跨越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外商投資增長迅速,總量不斷擴大。自改革開放以來,衡水逐步開始引進外資,對外商投資項目給予了大量優惠政策,1993年審批注冊30余家外商投資企業,實際使用外資1018萬美元。隨著黨中央提出的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提高使用外資水平的若干意見的推進實施,投資環境得到更大改觀,吸收外資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新的進步。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末全市實有外商投資企業121家,實際使用外資29429萬美元,是1993年的28.9倍,其中外商直接投資26450萬美元,是1993年的26.0倍。二十六年來,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年均增速達到13.8%。

投資領域不斷拓寬,產業結構逐步優化。改革開放初期,外資投資領域主要集中在工業,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外資已經覆蓋了農業、工業、交通郵電業、批發零售業、餐飲業和服務業等51個國民經濟行業。隨著投資領域的拓寬,全市外商投資產業結構逐漸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移,投資領域逐漸從初期的以第二產業為主擴展到與新興農業和現代服務業共同發展。

外商來源日益多元化。從外商來源地看,已從1993年來自亞洲地區的少數國家,發展到亞洲、歐洲、南美洲、北美洲4大洲的27個國家(地區),其中主要以香港、韓國、美國、中國臺灣、日本、德國、新加坡、加拿大等國家(地區)的投資為主,投資主體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從資金來源地看,亞洲連續成為全市主要的外資來源地。僅2018年,亞洲對衡投資額達到19718萬美元,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資的比例高達74.5%。

外商投資項目規模不斷擴大。外商投資到位平均規模由90年代初期不足50萬美元,增至2018年的1556萬美元。單體項目合同外資額由1995年的135萬美元,提高到2018年的1465萬美元,是開放初期的10.9倍。目前,世界著名的500家大型跨國公司已有8家在衡投資,其投資規模大、領域寬、覆蓋面廣,對擴大外商對衡投資的整體規模和帶動國內產業技術水平的提高都具有較強的推動作用。

對全市經濟貢獻與日俱增

外資的引進,不僅成為全市經濟建設的資金來源之一,也成為了經濟發展的新亮點,不斷向國際社會展示著衡水的綜合實力。

對國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不斷增強。自新中國成立以來,衡水外商直接投資累計達到27.7億美元,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活力。2018年全市投產開工的外商投資企業52家,外商投資企業應繳稅金達到124.4億元,實現利潤總額407.0億元。同時,外商投資企業吸收就業人數逐年增加,從1993年的1600余人增加到2018年的6239人。

企業競爭力全面提升。通過吸收外資,衡水市還引進了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加快了全市各行業技術的進步,有效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與此同時,外資的進入也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水平,打造了一支外向型經濟人才隊伍,培植了一批新的骨干企業,成為全市新的經濟增長點,為全市企業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起到了示范帶動效應,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

加快了高新區和一批新型經濟園區的建設。衡水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自1992年設立以來,2000年經省政府批準設立為省級衡水經濟技術開發區,構筑了對外開放的窗口和招商引資的平臺,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13家省級開發區,其中經濟開發區8家,高新區5家。

對外貿易全面提升

對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新中國成立以來,衡水對外貿易無論從量上還是質上都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飛躍,成為了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1994年進出口放權生產企業只有7家,到2018年出口實績企業首次突破1800家;出口超百萬美元企業從2家增加到781家;外貿出口商品的種類從10大類100多個產品增加到15大類1000多種產品;出口總額從1994年的1364萬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297136萬美元,增長了218倍,年均增速高達24.0%。

外貿出口成績顯著。改革開放以來,外貿出口帶動了衡水市企業轉型升級,提升了企業和產品國際競爭力。2012、2013年先后認定全市3個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分別是:河北省安平縣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五金制品)、河北省故城縣國家外貿轉型基地(服裝)、河北省棗強縣大營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服裝)。3個省級外貿轉型示范基地,分別是:河北省精細化工(衡水)出口基地、武強縣樂器外貿轉型示范基地、景縣機械加工制造外貿轉型示范基地。同時,外貿出口主體逐步趨向多元化,基本形成以皮毛、化工、機械設備及零部件、絲網、紡織品及服裝五大出口產業,產品質量和檔次也得到了提高,高附加值品牌、高科技含量產品出口逐漸增多。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互聯網+”為外貿營銷模式注入新活力。2012年以來,全市有3家企業利用海外倉開展跨境電子商務,6家企業被列入省級跨境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名單,3個平臺被列入省級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名單,1個電子商務園區被列入省級跨境電子商務園區名單,1家企業被列入省級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海外倉名單。

“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日益繁榮。全市緊密結合“一帶一路”戰略,在鞏固日韓美等傳統出口市場的基礎上,努力擴大東盟、非盟、中東歐等“一帶一路”國家和新興市場的出口,拓展出口渠道。目前,全市已與6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貿易往來,2018年對“一帶一路”沿線出口135.3億元,同比增長9.2%。

登高望遠天地闊,八方通衢勢如虹。對外開放,這條助推經濟騰飛之路,正在指引衡水邁步走向美好的未來。(記者張月亭 通訊員郝娟)

   
回到頂部 | 聯系我們
河北省外貿培訓公共服務平臺   
地址:石家莊市新合作廣場 b1 1201   郵箱:87812389@163.com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11-67662519/4008320700
備案編號:冀ICP備11006606號-18訪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