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運營僅僅一個月的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曹妃甸片區初見成果。據曹妃甸區自貿辦負責人介紹,自8月31日曹妃甸自貿區揭牌成立以來,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33.48平方公里的曹妃甸自貿區投資和貿易日趨紅火。一批享受政策紅利的高端高新產業項目陸續聚集,政府審批服務進一步加速,金融界紛紛向自貿區拋出橄欖枝。
根據《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要求,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曹妃甸片區的功能定位是:重點發展國際大宗商品貿易、港航服務、能源儲配、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建設東北亞經濟合作引領區、臨港經濟創新示范區。
在建設“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的窗口城市”的引領區工作中,曹妃甸自貿區推出系列創新貿易便利化和投資自由化措施,有效吸引了東北亞特別是日韓企業前來投資興業。一批高端制造產業項目進入片區中的裝備制造園區,一批涉及礦石、鋼鐵、煤炭、木材、天然氣、糧食、食糖等大宗商品現貨交易項目進入綜合保稅區。在建設臨港經濟創新示范區工作中,曹妃甸區通過成功舉辦北京曹妃甸自貿區招商推介會和第四屆海洋發展大會,共簽約自貿區相關項目23個,總投資額81.6億元,總貿易額129.85億元,一批頂天立地的臨港產業大項目紛紛簽約或落地開工。
據悉,今年1至8月,曹妃甸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34億元,總量全市第一;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2.28億噸,集裝箱吞吐量完成42.2萬標箱,新引進貿易企業502家,港口物流貿易額達到1510億元,各項經濟指標均大幅增長。 (記者 孔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