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2日,2019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主題展館內,觀眾在體驗5G環境下的VR游戲。(河北日報資料片)記者趙海江攝
【閱讀提示】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有效投資增長乏力,實體經濟困難增多”等挑戰面前,河北經濟如何實現穩定增長?
“堅持穩中求進,以有質量的‘穩’支撐可持續的‘進’,穩增長和提質量統籌施策,優供給和擴需求雙向發力,確保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
如何做到“量”和“質”二者兼顧?代表委員對此談了他們的看法。
2019年11月11日,在位于石家莊市藁城區的蘇寧物流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分揀商品。(河北日報資料片)通訊員梁子棟攝
■ 投資更加精準有效
“穩定經濟增長,就要扎實推進重點項目建設落地實施。”談起穩增長,省人大代表、滄州市政協副主席、市發改委主任梁振剛首先提到的是投資。
他介紹,去年前11個月,滄州市列入省重點建設計劃的39個項目完成投資254.6億元,200個市重點建設項目實際完成投資512.35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對固定資產投資貢獻率達91%。”
梁振剛代表著重介紹了已經投產的華北石化千萬噸煉油及配套項目。該項目是全國22個千萬噸煉油項目之一,總投資超過310億元,是保供北京大興機場航空煤油的重要工程,是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促進河北經濟轉型的重點工程。
代表委員們認為,高質量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有關鍵作用。報告提出要完成投資8000億元以上,這些投資做到“精準有效”,無疑將有利于擴大優質供給,以高端高質項目帶動轉型升級。
“讓高質量投資引領轉型升級,可以從高端項目入手。”省人大代表、中國電信唐山分公司副總裁王相群說,今年,5G網絡建設和內容應用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21年將大面積鋪開,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抓住數字經濟加快發展機遇,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數字河北建設,促進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應用及產業發展,加快布局5G基站、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
王相群代表說,相比4G,5G技術帶來的將是高速度、低功耗、低時延、泛在網以及高安全。“能想象嗎,家里安裝一款智能馬桶,就能隨時進行生化檢驗;坐在家里通過VR設備就能身臨現場般觀看冬奧運;街頭的井蓋通過物聯網實現實時監測,安裝的紐扣感應器耗能可用10年……”
有專家曾統計,2019年全國有15億智能終端,并預測3年后,這一數字將達到100億。
王相群代表表示,核心網絡投資建設將會按照國家要求全面逐級鋪開,同時,建成使用的5G網絡,也需要大量的應用和內容。“相當于建設了一條更寬更好的高速公路,需要相應的配套設施,這樣才能通過高速網絡實現萬物互聯。”
新的產業機遇,意味著5G設備設施、智能終端等硬件,應用系統、內容信息等軟服務,集成搭建、服務推廣、工程實施等建設項目,都會帶來非常大的市場需求。
省人大代表、首鋼京唐公司實驗室檢測技術工程師王偉認為,兼顧穩增長和提質量,加力投資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同樣重要。
“去年,我們上馬的進廠原燃料自動取樣制樣項目,至少減少25%的人力。”王偉代表說,這一改鋼廠原燃料的取樣制樣純靠人工的歷史,通過建設機器人自動制樣系統、樣品智能轉運系統、樣品智能管理系統,配套集控中心對取樣制樣過程實施遠程監控及操作,“一次投資,長期受益。”
王偉代表說,對于傳統產業而言,以技術改造、工業設計、兩化融合為抓手,強鏈、補鏈、延鏈,精準投資,實施重點技術改造項目,提高生產智能化、標準化作業水平,降低生產成本,這既是降本增效的需求,也是產業升級的需求。
■ 消費順應升級趨勢
“關于促進消費增量提質,政府工作報告寫得很接地氣。”省人大代表、井陘縣神農核桃專業合作社理事冀澤海指著報告中關于“推進電商交易平臺建設”的相關內容說。這幾年,農村電商網絡逐漸建立起來,大量農產品通過網絡銷往全國各地,農民確實增收不少。
冀澤海代表所在的合作社,涵蓋了井陘縣3個鄉鎮20多個村的100多戶核桃種植戶。“2018年,我們合作社賣出去十五六萬斤核桃。”冀澤海說。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農產品走的都是電商。“我們的產品都是通過拼多多網絡平臺銷售出去的。”冀澤海代表介紹,一戶一年增收得有七八千元錢,這基本就夠每家每戶一年的開銷。
農產品走出去,農民腰包鼓起來,勢必帶來農村消費市場的活躍。對此,省政協委員、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魏宣利說:“優化消費環境,健全農村流通網絡體系,這正是關注到了農村市場的巨大消費潛力。”
魏宣利委員認為,穩增長和提質量統籌施策,優供給和擴需求雙向發力,就要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順應消費升級趨勢,積極培育消費熱點,挖掘消費潛力,優化消費環境。
促進消費增量提質需要綜合展開,報告列出了系列舉措。比如培育消費熱點方面,提出要加快家政、養老、托育、康養等服務業發展。
消費升級趨勢越發明顯。有代表就提到,目前一些城市月子中心預定火爆。對這一現象,他認為,政府在產業發展過程中要及時給予引導,管理好市場,讓消費者放心。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每個市建設改造1-3條特色商業示范街,支持市縣培育夜經濟商圈,開展形式多樣的節假日消費促進活動。對此,有委員認為,夜間消費配套要跟上,比如群眾夜間外出消費,公共交通配套是否到位,從消費體驗感到消費質量都要有所保障。
■ 外貿增強競爭能力
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如何推動外貿穩中提質?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優化外貿結構,拓展外貿市場,增強競爭能力。
省人大代表、滄州格銳特鉆頭有限公司海外部總裁李春艷對此深有感觸,“我們企業用實際收益證實,高附加值產品出口,確實能帶來更高的收益。2019年,格銳特鉆頭出口額比上一年翻了一番,預計2020年出口額還會增長。”
作為一家以外貿出口為主的企業,格銳特為了擴大國外知名度,在美國和英國分別注冊了商標,目前還在審批階段。
“以前我們只做鉆頭,從去年開始,我們生產非開挖鉆頭、旋挖鉆頭和提速工具等多個新產品,這些高附加值產品極大提升企業在海外的競爭力。”李春艷代表說,以前外商在中國購買的多是價格低的產品,現在印度、東南亞等地的產品在價格上更低,價格低已不再是優勢,提高產品競爭力才是當務之急。
“培育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外貿綜合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對于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些提法,代表委員們認為,這正是實現外貿穩中提質的現實選擇。
“外貿是增強經濟活力的重要舉措之一。”省政協委員、河北總商會副會長、潤澤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周超男說,2019年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他們企業采購了德國西門子的數據中心和變電站等產品,搭乘“中歐班列”和“一帶一路”的快車,將眾多的中國農副產品銷往國外。
代表委員們認為,加快開放步伐,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政府在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外貿方面,出臺了不少利好政策。
“就拿出口退稅來說,以前征稅稅率高,退稅時間長,現在降低了稅率,退稅時間也大幅縮短。這有利于企業資金周轉,可以加速企業走出去的步伐。”李春艷代表說。
拓展外貿市場,不只是企業行為,政府同樣需要有新作為。
周超男委員認為,政府應該加強引導,比如普及中歐、北美不同國家對進出口產品的標準,這將減少中小企業盲目摸索。“說到底,產品品質是硬道理,走出去首先要做強自己。企業永遠都要把這一條放在第一位。”(記者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