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10日進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國《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的自主研發與產業化》項目榮獲了國家科技技術進步特等獎。由中交集團聯合上海交通大學共同完成的“海上大型絞吸疏竣裝備”實際上就是絞吸式挖泥船,也就是以“天鯤號”、“天鯨號”等為代表的中國“造島神器”。
可以拿到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充分證明了這型大國重器的價值,這種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也就是絞吸式挖泥船,聽上去是很低端的樣子,但是擁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價值,因為這是可以改變一個國家地圖的“編輯器”。大型絞吸疏浚裝備兩個主要作用,一是清理江河上的攔門沙,打通水上航路;二是造地和造島,正是這方面的能力可以改變一個國家的版圖,其戰略意義非常重大。
以中國在2010年1月交付的“天鯨號”為例,該機的裝機功率、疏浚能力當時是世界第三、亞洲第一。該船工作時無論是海底的暗礁還是普通的泥沙都會被鉸刀擊成碎石,然后通過管道送到需要造地的地方。天鯨號一天可以吹出4500立方米的砂石,中國在南海的美濟島、永署島、華陽島、東門島、永興島、渚碧島等就這樣在200天的時間內出現了。
在天鯨號之后,中國又在2019年服役了一艘“天鯤號”,同時拿下了亞洲最大自航絞吸挖泥船的身份。據介紹,“天鯤號”總裝功率達到了25843千瓦,每小時可以將6000立方米的海沙、巖石擊成碎石送到最遠15公里的地方。在調試過程中,該船最高的生產效率可以達到7501立方米,可以說遠遠超過了設計標準。“天鯤號”使用的絞刀可以挖掘60兆帕強度的巖石,也遠超挖掘巖石硬度50兆帕的設計標準。
該船還第一次應用了智能挖泥控制系統,可以實現無人操控自動挖泥,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同時代表了中國大型絞吸疏浚裝備最高水平?!疤祧H號”不但在智能化方面處于國際領先,還在適應惡劣海況能力方面全球第一,輸送能力方面世界第一、挖掘深度亞洲第一,整體挖掘系統能力達到了世界第3。
據介紹,中交天航局在2001年才成立了首個船體結構設計小組,只用了20年的時間,中國疏浚人就實現了用西方國家三分之一的成本,造出了具備世界先進水平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疏浚挖泥船。隨著中國挖泥船技術的突破,中國疏浚人的身影正在遍布全球各地,成為代表中國制造的又一張名片。
由于大型絞吸疏浚裝備可以改變一個國家的地圖,因此中國商務部自2017年開始就宣布實施出口管制。也就是說,原來是西方國家禁止向中國出口,現在反過來中國也禁向他國出口,這就是中國挖泥船最牛的地方。當然,我們也得承認目前中國大型絞吸疏浚裝備與世界最先進水平還有差距,畢竟我們只能排在第三,要超過第一和第二還需要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