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項目,中歐班列已成為世界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歐班列正常運行也受到挑戰。特別是在國際海運、空運班期調整,訂艙困難的情況下,中歐班列的正常運行、高復工率對確保全球物流通道暢通、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將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鐵路部門和承運商克服重重困難,推動中歐班列保持在90%以上的高復工率水平,映射出從國內上游生產、到復工復產;從運輸組織,到與海外休戚與共的大國擔當與大國責任。
加速復工復產,中歐班列承載著中國速度。既戰“疫”,又協調推動復工復產,是中國應對疫情影響,統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令很多國外生產企業意外的是,疫情導致許多國家生產企業停產停工,而中國全力做好政策保障,實施金融支撐,統籌各方力量,加速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最新公布的數據,截至目前,大多數工業大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工率均超過90%,廣東、浙江、山東、江蘇、湖南等超過95%。復工復產在維護了國內經濟社會正常運行的同時,還通過中歐班列等渠道為各國送去必需的物資和設備,給世界盡快恢復經濟生產注入信心,做出中國表率。
維護產業鏈完整,中歐班列承載著大國責任。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制造業國家,多領域位居全球產業鏈上游,保障好國內企業生產加工,又同時打通國際運輸“大動脈”,確保產品供得上、運得出,考驗著中國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和水平。為對沖疫情對外貿的影響,商務部會同各地方、各部門密集出臺穩外貿政策,支持外貿企業復工復產,全力保市場、保份額、保訂單。全國各地聞令而動,摸清“問題清單”、提出解決措施,建立復工復產“一對一”跟蹤服務機制,用好政策工具,推動外貿企業加大生產力度,將生產的零部件、機械散件,以及酒精、84消毒液等防疫醫療物資運送出去,維護全球產業鏈不斷檔、不歇腳??梢钥隙ǖ氖牵袊赓Q“信譽品牌”將越擦越亮。
打通壁壘約束,中歐班列承載著中國制度優勢。我國的制度優勢明顯、宏觀調控給力,有利于“熨平”疫情帶來的經濟運行波動,保持穩健前行的態勢。這在中歐班列運輸組織中可見一斑。疫情發生后,許多歐洲國家升級應對措施,加強邊境管控,給中歐班列正常運營造成一定影響。為緩解疫情對國際運輸造成的影響,中國海關總署日前推出允許企業自主選擇通關模式、減少報關次數降低報關成本、支持建設中歐班列樞紐站點等十條舉措,支持中歐班列發展,深化沿線各國經貿往來。與此同時,鐵路方面還推出“歐洲通”貨物配送模式,以靈活多變的策略保障國際物流通道暢通無阻。既給經濟體自由的市場空間,又在必要時候施以政府的引導和幫助,保持經濟發展成色和活力,這樣的經濟發展優勢,自然也是在防疫特殊時期,中歐班列依然能夠保持90%以上復工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歐班列運出去的不僅是物資,更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傳遞出信心和力量——中國發展前景不會因疫情而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高質量增長的基本面沒有變化。實現經濟長期向好,穩住外貿基本盤,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
責任編輯: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