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報訊(記者張嵐山 通訊員姚美臣)日前,從滄州市海洋和漁業局獲悉,一季度,滄州黃驊港累計完成吞吐量6688.24萬噸;集裝箱完成128139標箱,同比增長27.22%。港口吞吐量增速、集裝箱增速分別列全省港口第一位;外貿船舶進出港318艘次,同比增長69%,外貿貨物吞吐量1532.29萬噸,同比增長39.08%,均創新高。
優化港口布局。按照“轉煤、穩礦、拓箱、增油氣”的布局思路,加速推動黃驊港總投資321億元的集裝箱、原油、LNG、滾裝等15個專業碼頭、28個泊位建設,加快綜合港區20萬噸級航道改造提升工程和煤炭港區7萬噸級雙向航道工程建設,不斷提升港口的吞吐能力、通過能力和對腹地的帶動能力。
完善港口功能。推動集裝箱物流園、大宗散貨物流園等項目建設,培育發展糧油、鋁礬土、汽車進出口等“十大臨港物流交易中心”,拓展物流、信息、商業、產業等現代港口功能,積極幫助企業開展對非進出口貿易,開發新市場、拓展新貨源,助推黃驊港成為環渤海港口群最大的進口鋁礬土現貨市場。
提升開放水平。協助港口企業加強與國內外知名船公司合作,在鞏固現有巴西、澳大利亞等外貿干散貨航線及大連、泉州等內貿直航航線的基礎上,協調開通集裝箱環渤海內支線“天天班海上快線”服務。依托“西北內陸—東南沿海”集裝箱海鐵聯運示范工程,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推動“黃驊港—摩洛哥丹吉爾港”海上絲綢之路項目建設,持續放大黃驊港面向華北、東北、西北地區的吸引輻射功能,推動黃驊港嵌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
優化營商環境。根據疫情防控形勢,推行業務手續精簡辦、網上辦、第一時間辦;對《港口經營許可證》即將到期的企業設定豁免時限,保證港口生產不因此受影響;建立港航企業包聯機制,積極協調各機關單位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問題;密切關注海上天氣和水文動態,及時發布海洋預警信息,為企業有序生產提供精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