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最新統計,今年首季度,滄州市外貿進出口總值92.3億元,位列河北省第三,同比增長12.9%,增速高出河北省5.6個百分點。
滄州市外貿進出口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下仍保持較高增速,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在緊抓防疫的同時,積極推進外貿企業復工復產,多項穩外貿政策初顯成效。數據顯示,首季度,滄州市民營企業進出口85.5億元,增長19.9%,居各類企業首位,占滄州市進出口總值的92.6%。一般貿易進出口87.7億元,增長9.9%,占進出口總值的95%。保稅物流激增,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3億元,增長220.5倍。
從貿易伙伴看,滄州市對東盟、巴西、哈薩克斯坦進出口倍增,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對東盟進出口42.2億元,增長7倍,其中對馬來西亞進出口38.2億元,增長36倍。對巴西進出口4.6億元,增長3.8倍。對哈薩克斯坦進出口4.3億元,增長28.9倍。對俄羅斯進出口4.9億元,增長99.6%。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60.8億元,增長55.4%。
出口商品方面,滄州市農產品出口1.9億元,增長37%,其中鮮、干水果及堅果出口0.8億元,增長73.8%。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具有潤肺功效的鮮梨受到國際市場歡迎,國外對新鮮的鴨梨需求猛增,滄州市鮮梨出口0.7億元,增長92.3%,其中3月出口2470萬元,增長96.2%.此外,皮革、毛皮及其制品出口0.8億元,增長33.3%。進口商品方面,大宗商品進口拉動滄州市進口快速增長,3月鐵礦砂進口量19萬噸,增加5.4倍。原油進口223.8萬噸,增加2.7倍。農產品進口1.4億元,增長14.8%。其中水海產品進口1億元,增長57.2%。紡織紗線、織物及其制品進口0.2億元,增長0.6%。(記者李倩通訊員盛林、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