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袁立朋 張建勛)上半年的外貿數據顯示,東盟已經躍居我省第二大貿易伙伴。
作為我省第二大貿易伙伴,上半年,我省對東盟進出口245.8億元,增長48.1%。其中,出口170.6億元,增長21.5%;進口75.2億元,增長2倍。主要貿易情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東盟各成員國中,對馬來西亞進出口居首位。我省對馬來西亞進出口76.5億元,增長2.2倍,主要增長動力為原油進口。泰國進出口35.8億元,增長28.2%。印度尼西亞進出口25.7億元,增長7.3%。
主要出口商品同比普遍增長,疫情相關產品出口快速增長。鋼材出口48.6億元,增長6.8%;機電產品出口48.6億元,增長33.4%;高新技術產品出口12.7億元,增長3.3%;塑料制品出口6億元,增長93.5%;醫藥材及藥品出口5.2億元,增長65.6%。從以上數據中可以看出,與疫情相關的塑料制品、醫藥材及藥品均快速增長,同時鮮梨出口需求持續保持旺盛。
原油進口為主要動力,金屬礦及礦砂進口倍增,農產品、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快速增長。原油進口43.2億元,占進口總值的57.4%;農產品進口7.5億元,增長54.4%;機電產品進口4.2億元,增長35.9%;高新技術產品進口2.8億元,增長34.5%;金屬礦及礦砂進口2.2億元,增長1.2倍;紙漿、紙及其制品進口1.8億元,增長22.1%。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議定書全面生效,與東盟農產品貿易快速增長。去年10月,《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協議書》對所有協定成員全面生效,進一步釋放了自貿區紅利,有力促進了雙邊農產品貿易發展,上半年我省對東盟農產品出口12.6億元,增長52.2%,其中鮮梨出口4億元,增長1.3倍;進口7.5億元,增長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