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0年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記者了解到我國7月進出口同比增長6.5%,其中出口增長10.4%,連續4個月實現了正增長。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外貿的情況總體上好于預期。
“可能主要有幾個原因,首先是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巨大。企業特別是外貿企業面對世界經貿的變化,調整和適應能力比較強,”付凌暉稱,同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穩定外貿的政策,比如出口信貸、出口信保等,對于企業穩定和擴大出口起到了積極作用。并且中國產業體系完整,配套能力比較強,主要產業調整適應外部需求變化的能力比較強。而且,面對全球新冠疫情的沖擊,中國在推動國際抗疫合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一系列抗疫物資的出口對整個外貿的拉動也起到了重要的積極作用。還要看到,在全球疫情蔓延的挑戰下,部分經濟體生產停滯,一些訂單向國內的轉移也對外貿增長起到重要的拉動作用,“總的看,中國經濟潛力大、韌性強的條件和基礎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疫情促使全球消費趨勢從線下轉到線上,出口跨境電商也正在成為支撐中國外貿的重要力量。對此,付凌暉表示,從近期商務部公布的情況看,跨境電商對于外貿增長的支撐作用在增強,增速明顯快于其他進出口。
付凌暉進一步談到推動跨境電商發展的三方面要素。首先是暢通物流。跨境電商是新事物,涉及到國內國際物流,怎樣暢通國內國際物流是要繼續推動的。其次是資金流。跨境電商在物流基礎上還涉及到不同的境內境外資金流流動,怎樣使資金流快捷、順暢地交流,對于跨境電商的發展也有重要作用。最后是信息流。怎樣通過信息流的暢通更好地服務用戶,通過信息流滿足主要用戶的需求,快捷、迅捷地服務客戶的要求。
(文章來源:大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