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中國商務新聞網刊發了《穩外貿,青山依舊在》,內容如下:
近日,為進一步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的意見》。這是在6月、7月進出口連續實現雙增長、出口自4月份以來連續4個月正增長的背景下,中國在穩外貿領域繼續響鼓重槌推出的又一重大舉措。此舉除了反襯出全球疫情帶來的不穩定不確定性仍然不容小覷外,更體現出中國堅守底線思維、堅持問題導向的施政思路。 實際上,為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對中國外貿發展造成的巨大沖擊,今年以來商務部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會同各部門及時推動出臺了一系列超常規、階段性的穩外貿政策措施,在助力外貿企業“留得青山”的同時,也為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作出了中國貢獻。
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借力打力
海量貨品、線上交易、非接觸式交貨、交易鏈條短……抗疫期間,跨境電商憑借上述諸多優勢逆勢上揚。今年以來,中國的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從59個擴大到105個;上半年,跨境電商在線成交進出口總值超過6000億元,同比增長6.7%。除了大放異彩的跨境電商,同為外貿新業態的外貿綜合服務企業也迎來一系列政策利好,向中小外貿企業提供代辦報關報檢、物流、退稅、結算、信保等服務,使其能夠更好地開拓國際市場、降低貿易成本、緩解融資困難。此外,上半年,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增長28.8%。這些外貿新業態于危難之中顯身手,對外貿增長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
出口“稅貸?!饼R發力
今年以來,先是面臨履約難題,后又面臨訂單萎縮的困境,被迫“打滿全場”的外貿企業處境艱難,資金鏈難以為繼。在此背景下,出口退(免)稅、出口信貸、出口信保等政策幫助出口企業緩解了資金壓力,增強了開拓國際市場的信心?! ∠瓤闯隹谕耍猓┒?。自3月20日起,國務院提高了1464項產品的出口退稅率,截至6月底,2.5萬家出口企業享受了此項政策紅利。1-7月,全國稅務機關辦理出口退稅8953億元,辦理出口退稅平均時間壓縮到8個工作日以內。再看出口信貸。今年以來,進出口銀行將新增信貸計劃和到期收回貸款優先投入外貿領域,上半年穩外貿穩外資累計投放貸款9047億元,同比增長50.62%。最后看出口信保。中國信保上半年承保金額達3246.1億美元,同比增長5.9%;向客戶支付賠款7.6億美元,增長34.5%;服務企業超過12.6萬家,增長21.1%,充分發揮了政策性保險的逆周期調節作用。
多元化市場讓外貿企業轉圜余地更大
7月當月,中國與東盟、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等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均實現正增長。同時,中國也在更為積極地結交“新朋友”:前7個月中國對新興市場出口占比提升0.2個百分點,占到出口總值的49%;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5.03萬億元,占外貿進出口總值的29.3%,占比提升0.5個百分點。中國貿易伙伴日益多元化,折射出外貿企業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應時而變、順勢而為的行動力,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外貿的韌性與彈性。
出口產品轉內銷破浪前行
當前,得益于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成效,國內市場需求正加快釋放,為電子家電、輕工、紡織服裝、農產品等領域的出口企業提供了內銷市場;直播帶貨等新模式快速發展也為外貿企業搭建了抵達消費群體的“直通車”?! 〈饲?,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隨后,多個外貿大省迅速出臺相關政策,支持企業拓展國內市場、開拓線上銷售渠道等,取得了成效。以外貿大省廣東為例,4月廣東出口企業的內銷金額突破去年水平,5月內銷金額與4月基本持平,6月內銷金額同比增長3.8%。其中,通信設備制造行業、紡織服裝行業、電機制造行業出口轉內銷成效突出,增長明顯;民營和外資出口企業內銷程度較高,1-5月內銷占比分別提升0.8個和0.7個百分點,6月民營企業內銷同比增長6.7%?! ≡谝幌盗薪o力政策的加持下,中國進出口回穩向好,好于預期,這對全球而言也是個好消息。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報告,中國是65個國家的第一大進口來源地,也是33個國家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中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必然有益于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齒輪穩定轉動?! ⌒兄涟肷讲煌2?,船到中流當奮楫。下半年,中國會繼續在穩住外貿主體上下功夫,穩住外貿基本盤,惠及全球合作者。
來源:中國商務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