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邯鄲對外貿易取得了不凡業績。來自市商務局的數據顯示,邯鄲外貿出口1—7月份增速36.2%,占年度目標75.8%,增速和完成率都居全省第一,提前兩月過“七五”。
這是一份超出預期的答卷。
今年年初,同很多行業一樣,外貿行業也遭遇嚴冬。一時間,國內外大型展會取消,采購和銷售接洽困難,交通運輸受到阻礙……一道道難題擺在了面前。面對不利局面,外貿行業是如何攻堅克服、實現逆勢上揚的呢?推出了哪些開創性措施呢?
與外商牽手——
設立“產品展示中心”,把邯鄲商品擺到寸土寸金的義烏展臺上。在此基礎上,舉辦洽談會,帶領邯鄲企業赴義烏和外商直接面談,一舉簽下2600萬美元的訂單8月21日,浙江省義烏市香格里拉大酒店宴會廳內高朋滿座,“義烏·邯鄲外貿出口商品交易洽談會”正在這里舉辦。握手簽約的雙方,一方是來自邯鄲的幾十家企業,一方是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國外采購商。這一天,雙方共簽下2600萬美元的訂單。
洽談會由市商務局與浙江子芮供應鏈有限公司共同舉辦,是邯鄲著力解決外貿企業參加國際展會困難、獲得外貿訂單難等銷售鏈條“斷點”問題所采取的具體措施之一,此舉為采購商和企業直接見面提供了機會。
河北鳴仁橡膠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光華到達義烏時,一位菲律賓客商已經在現場等了他六小時。客商在看過他們公司放在義烏的橡膠地板樣品后,一直在等他。李光華到達后,二人興致勃勃地談到凌晨1點多,達成了合作協議。
洽談會開花結果,并非一日之功,還有前期的努力。邯鄲已于去年在義烏設立“邯鄲產品展示中心”這一平臺。
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市商務局多次考察,于去年在義烏市設立“邯鄲產品展示中心”。義烏是國內最大的外貿集散地,常駐外國采購商多達數萬人,巧借“地利”把商品放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無疑增加了出口機會。
寸土寸金的義烏,1300平方米的展廳,為邯鄲外貿商品博得外國采購商青睞提供了良好條件。近一年來,已有100余家邯鄲企業入駐展示中心。
恒永,邯鄲知名度頗高的一家防護潔凈用品生產企業。入駐展示中心后,很快接到了東南亞國家的訂單,開拓了新的國際市場。特別是今年二季度,訂單總量同比增長10倍以上。銷售經理李凈說:“這樣參展比出國成本低,而且形態也發生了變化,由主動找客戶變成了客戶主動上門。前期工作都能在展示中心完成,企業省時省力。”
一場洽談會下來,各有收獲——有的企業簽了訂單,有的雙方達成了協議,有的外商寄走了樣品,還有的打算來邯鄲參觀……“下一屆什么時候辦?”很多“老外”用這樣一個問句,為洽淡會投了贊成票。
為企業護航——
面對特殊情況,邯鄲開展多項“暖企行動”,千方百計為企業出口創造條件,幫助企業協調道路運輸、開具不可抗力證明、把出口防疫物資列入商務部“白名單”……
今年以來,口罩成為稀缺醫療物資。雞澤縣峰辰翰醫療器械公司新投產了一條口罩生產線,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基礎上,獲得了大批歐洲出口訂單。
“4月底,國家加強了對口罩和部分醫療物資出口的管理,要想完成剩余口罩訂單出口,必須先進入商務部出口白名單。”該公司副總經理厲翰峙說,企業起初申報因為資料不全未能通過,市商務局的工作人員耐心指導申報要求,最終幫助他們進入了“白名單”。
疫情發生后,邯鄲不少企業轉向防疫物資生產出口,市商務局幫扶永年縣恒永防護潔凈用品公司、雞澤縣峰辰翰醫療器械公司、肥鄉區康濟藥械公司、臨漳縣中捷醫療器械公司等6家企業,將出口產品國際認證列入商務部醫療物資出口白名單,為企業出口疏通了“堵點”。
企業所需,政府所為,暖企行動,全面護航。
——成安縣儒邦碳素制品公司,位于成安與臨漳交界處。疫情發生后,縣域間實行了交通管制,該公司原計劃出口歐洲的貨物,被滯留在廠房內。眼瞅著與外商約定的交貨日期日益臨近,公司負責人劉昊著了急。劉昊抱著試試的心態向市商務局進行求助。該局外貿處了解情況后,積極與臨漳縣、成安縣協調,為企業開通出口貨物的綠色通道,解了燃眉之急。“沒想到第二天路就通了。真是太感謝了。”劉昊笑著說。
——受疫情影響,邯鄲市金泰包裝材料公司無法根據合同約定按期向境外客戶交付貨物,貨物涉及金額巨大。金泰包裝第一時間向客戶說明疫情影響情況,并希望可以保留訂單、延遲交付貨物。對方要求提供第三方部門出具的不可抗力證明。市貿促會在得知金泰包裝的困難后,指導企業提交資料、及時審核,快速出具了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為企業挽回了不必要的損失。
市商務局四級調研員、外貿處處長楊繼信介紹,今年以來,邯鄲積極出臺措施,開展線上線下護航,千方百計為企業出口創造條件。
邯鄲先后出臺《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外貿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十四條措施》《2020年邯鄲市精準幫扶外貿企業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對重點縣區、重點外貿企業進行“一縣一策”“一企一策”幫扶。為86家外貿企業設立了英文網站;舉辦銀企對接會解決企業融資難題;調整對外貿易考核指標,從單純的考核增速變成對出口總量、出口增速和完成目標的綜合考核,調動了各縣的積極性。
搶市場先機——
外貿企業研究市場、創新產品,搶抓稍縱即逝的機會,不斷取得新突破,一些企業獲得了巨額訂單,一些企業拓寬了國際市場,一些以前沒有做過出口的企業踏出了新的一步……
“即便是在停產的時候,我們也沒
有停滯不前,而是在研究市場、創新產品,市場一旦好轉,我們就可以立馬搶抓機遇。”冀中能源國際物流集團的業務經理苗森杰,一語道破了眾多企業迎立潮頭的關鍵。
化危為機,提早謀篇布局,積極推動擴大企業經營業務范圍——這是許多企業的共同選擇。
冀中能源國際物流集團及早在工商管理局增加了醫療器械類備案,為開展口罩、防護服、消毒用品等經營業務,進軍海外市場奠定了基礎。疫情爆發后,國際物流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得到了多個國家疫情防控物資設備的求購信息。經過謹慎甄別、遴選,最終確定了與俄羅斯簽訂口罩出口合同,成功獲得1.4億元大單。
幾分耕耘,幾分收獲。統計顯示,今年全市出口量大幅增長,3-7月連續五個月出口增幅居全省第一。“外貿出口呈現幾個新的增長點。”市商務局副局長馬少軍介紹。
——防疫物資出口成為外貿出口新的增長點。1—7月,全市防疫物資出口額超5億元。一些從沒有做過外貿的公司,進入了國際市場,如邯鄲潔雅公司把濕巾等業務拓展到了國外。
——農產品出口快速增長。上半年,邯鄲農產品出口達4.8億元,增長56.9%。尤其是農產品出口大戶增長顯著:1—7月,晨光生物出口總額較去年同期凈增長2億元;永豐植物油出口總額達78萬美元。
——標準件出口逆勢增長。1—6月份,邯鄲標準件出口達15.2億元,同比增長22.1%。
——新興業態茁壯發展。積極爭取省進出口商會支持,免費為86家外貿企業建設產品英文網頁,外貿企業實現“線上突圍”。
今年以來,邯鄲創新舉措,拓寬渠道,助力外貿出口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記者王玲玲、成軍剛、楊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