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財新/MARKIT聯合公布,經季節性調整的1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54.9,創下2010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遠高于路透調查預估中值的53.5和上月的53.6。受新冠疫情爆發影響,該指數在2月曾大幅降至40.3,創2004年4月本項調查開啟以來紀錄最低。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稱,“趨勢上看,我們預計后疫情時代經濟的恢復還將持續數月。”新冠疫情影響正在消退,經濟正常化節奏加快,國外生產受限于尚不明朗的疫情形勢致國內企業出口訂單有所增加。他并指出,內外部環境諸多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疫情期間推出的相關寬松政策的逐步退出還需更加穩妥的設計。MARKIT網站指出,11月制造業產出與新訂單的增速皆升至10年高點,客戶需求持續強勁回升,帶動企業用工出現2011年5月后最急速增長。與此同時,企業購買活動的擴張率也創下2011年1月后最高記錄,生產資料庫存與成品庫存皆有擴充。對于未來12個月的產出前景,企業保持強勁樂觀,但信心度較10月份輕微減弱。企業的樂觀預期源自公司的擴張,國家的扶持政策,以及對疫情一旦結束、全球狀況將會反彈的預期。中國國家統計局11月30日公布的11月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52.1,創2017年9月以來最高,遠高于路透調查預估中值51.5,為連續九個月處于擴張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