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近日在例行記者會上介紹,今年前兩個月,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值7139.8億元,同比下降3.6%,服務出口表現明顯好于進口,貿易逆差減少,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占比提高。
高峰介紹,前兩個月,我國服務出口3353.5億元,同比增長21.9%;進口3786.3億元,下降18.6%。服務出口增幅大于進口40.5個百分點,帶動服務貿易逆差下降77.2%至432.8億元,同比減少1468.8億元。出口增長最快的領域是運輸,增幅達到93.9%。
與此同時,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占比明顯提高。1-2月,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進出口3241.6億元,增長17.2%,占服務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到45.4%。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對旅行服務進出口的影響仍在繼續。前兩個月,我國旅行服務進出口1280.9億元,下降50%,是導致今年服務進出口總體下降的主要因素。剔除旅行服務,1-2月我國服務進出口增長21.1%,其中出口增長29.1%,進口增長12.4%。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在接受《中國貿易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我國服務貿易結構持續優化,貿易逆差明顯收窄。去年以來,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我國服務貿易的快速發展勢頭并未因此被打斷,特別是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發展勢頭良好。我國服務貿易的整體質量正在不斷提升。
“疫情讓中國在數字貿易、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領域的優勢得以顯現,這是基于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形成的。”在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研究員鄭偉看來,一方面,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國服務貿易創新升級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服務貿易呈現高質量發展趨勢。另一方面,中國在知識密集型服務領域已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部分知識密集型服務產業已經進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的高端環節。未來,這些高端服務在服務貿易出口中的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特別是服務出口的快速增長態勢極有可能得以延續。
“但也不可否認,此次商務部公布的數據之中,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占比大幅度攀升與旅行服務貿易明顯下降存在關聯。”劉英認為,盡管目前疫情對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影響并未完全消失,但從長遠來看,中國服務貿易在總量提升方面依然具有巨大潛力。
“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將繼續提升。伴隨著數字經濟發展,加速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國內產業鏈、供應鏈有望被重塑,我國正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升,傳統貿易也將迎來新一輪數字化轉型升級,而這也為未來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提供了新機遇。服務貿易也將成為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劉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