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九色porn-久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欧美综合网|www.bjqnly.com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外貿信息>外貿動態

外貿:“雙循環”背景下開啟發展新格局

時間:2021.04.19信息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智說(2)

張建平 郁鑫

在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指引下,按照我國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發展規劃的要求,通過改革與開放相互促進,致力于構建以高質量發展和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我國對外貿易在延續2020年外貿實現V型反轉,并強勁復蘇的基礎上,2021年一季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考驗和國際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與復雜性,我國穩外貿、保企業主體、保全球供應鏈的系統性政策支持成效持續顯現,外貿企業抓住機遇,發揮我國國際競爭力持續提升、外貿市場份額持續擴大的優勢,外貿發展實現良好開局。

依托全球獨一無二的疫后生產秩序,貨物進出口規模創新高

一季度,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84687.4億元,同比增長29.2%。出口46140.2億元,同比增長38.7%;進口38547.2億元,同比增長19.3%。貨物貿易進出口、出口和進口規模均創歷史同期新高,穩居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

如此亮眼成績的取得,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受到上年基數較低、員工就地過年等因素影響外,與“雙循環”進程中,我國采取的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有很大關系。

“雙循環”為外貿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如今,我國經濟已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與世界經濟相互影響、作用、依存。實際上,我國經濟的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都是基于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銜接,“雙循環”建立在利用兩種資源開發兩個市場的基礎之上。

從這個意義來講,“雙循環”是不可分割的一個完整經濟體系。我國作為目前新的全球制造業中心,即使是推動國內經濟循環也需要大量采購國際資源、能源和原材料,需要國際市場的關鍵零部件等資本品和中間品以及海外各具特色的消費品。之所以強調國內大循環,是因為大國經濟穩定健康發展主要應當依靠內需來拉動。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63.4%,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12.2%,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作用提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國際市場是國內市場的延伸,國內大循環為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堅實基礎。

我國及時采取的穩外貿政策發揮積極作用。外貿與上下游的產業鏈關聯性非常強,國內上游企業要為出口企業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等產品或服務,外貿對GDP間接的拉動非常重要,這事關1.8億人的就業和飯碗問題。受疫情影響,我國外貿形勢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中央和地方及時出臺落實出口退稅、外貿信貸、出口信保等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措施,為外貿企業打通產業鏈,持續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讓政策惠及更多外貿企業,對貨物進出口發揮了積極作用。

服務業擴大開放,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成為新亮點

受疫情沖擊,1—2月份,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規模下降,但服務出口表現明顯好于進口。服務出口3353.5億元,同比增長21.9%;服務進口3786.3億元,同比下降18.6%。

近些年來,我國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努力提升服務業的比重。同時,我國在服務貿易的對外開放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自2013年國家設立上海自貿試驗區至今,目前我國共有自貿試驗區21個,在金融、電信、物流、醫療、健康各個服務領域都擴大對外開放,彰顯了我國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未來,將自貿試驗區與“雙循環”緊密結合起來,不斷釋放自貿區的發展活力,可以促進服務貿易進一步發展。

1—2月份,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占比提升,進出口總額3241.6億元,同比增長17.2%,占服務進出口總額的比重上升至45.4%,較上年同期提升8.0個百分點。其中:進出口增長較快的領域包括金融服務、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屬于現代服務業當中技術含量非常高,而且對生產生活具有高附加值、高技術支撐的服務業。如今,在很多酒店和餐館中,能夠看到機器人的送餐服務,還有機器人代替人工的其他服務。隨著智能制造的迅速發展,機器人服務將會扮演非常關鍵的環節。還有信息服務,今天每一個人都離不開網上娛樂、網上溝通以及網上購物。所以在這個領域的服務當中,

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構成了新的亮點。

RECP成員國助力外貿發展多元化新格局

一季度,我國對其余14個RCEP成員國合計進出口2.67萬億元,同比增長22.9%,占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31.5%。出口1.25萬億元,增長27.5%;進口1.42萬億元,增長19%。RCEP15個成員國覆蓋22.7億人口,GDP規模達26萬億美元。作為一個全球最大規模的巨型自貿區,它首先會通過貿易和投資的創造效應和轉移效應,擴大區域內的相互貿易和相互投資,延伸全球產業鏈,增強區域生產網絡體系的功能,使得我們15個成員國能夠獲得更強勁的增長,同時為亞太和全球打強心針,更好地應對當前的疫情和全球經濟衰退的沖擊。

一季度,我國對東盟進出口總額1.2萬億元,同比增長24.3%,東盟繼續保持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本世紀前10年,我國與東盟經歷了黃金10年,貿易額從400多億美元攀升到4000多億美元,今后我國與東盟會致力于打造鉆石10年,2020年雙邊貿易額已經達到了6000多億美元,未來還會持續朝新的臺階邁進。我國與東盟在合作的進程當中,可以做到優勢互補,著眼于相互的需求,在各類產業方面,深化國際產能的合作,發揮互補優勢,挖掘潛在的市場機遇。

4月15日,我國向東盟秘書長正式交存《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核準書。這標志著我國正式完成RCEP核準程序。未來我們有了RCEP這樣的一個更加寬廣、統一的大市場,這是“雙循環”的一個非常關鍵的機制性合作平臺。在這個框架下,通過減少各種壁壘,中國及其他成員國能更高效配置資源和要素,從而有助于推動我國高質量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面對疫后全球經濟的恢復,中國更需要與周邊亞洲伙伴國家加強經貿網絡構建,強化供應鏈韌性,從而更有效抵御外部經濟沖擊,并且給全球的發展帶來更好的預期,都有重要意義。

RCEP的多數成員國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國家,正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成功推進,緊密了我國與RCEP成員國間的經貿關系,成為助力RCEP成功簽署的重要因素。今年以來,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務實合作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在貨物貿易方面,今年一季度,我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2.5萬億元,同比增長21.4%,占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29.5%;其中,出口1.41萬億元,增長28.6%,進口1.09萬億元,增長13.2%。RCEP與“一帶一路”倡議相得益彰,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外貿企業迎來發展新機遇

“十四五”期間,我國仍然處于重大發展戰略機遇期,我國追求高質量增長和雙循環發展將打造貿易強國。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經濟衰退的雙重壓力下,我國在全球的出口市場份額和貨物貿易市場份額均創出歷史新高,顯示出我國作為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國家,外貿潛力在持續釋放。特別是以東盟為代表的“一帶一路”伙伴國家,未來蘊藏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巨大。我國外貿企業在全球的市場競爭力將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模式的確立而不斷提升,一大批中國的跨國公司將茁壯成長,塑造中國新的國際競爭力。

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對外貿易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提出推進國際市場布局、國內區域布局、經營主體、商品結構、貿易方式等“五個優化”和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貿易促進平臺和國際營銷體系等“三項建設”,促進外貿創新發展,培育外貿新動能。這給外貿企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隨著加大力度推動出口產品轉內銷,在開拓國際市場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通國內市場,外貿企業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正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在構建“雙循環”的過程中,外貿企業扮演著多重關鍵角色:一是進口資源能源、糧食等,讓經濟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二是進口中間品、關鍵零部件,然后銷往全球,可以更快地提升出口競爭力;三是對于很多既做外貿又做內貿的企業來說,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資金、人力等資源的全球調配;四是外貿企業通過進口和開拓國內市場,在滿足國內多樣化消費需求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當前我國外貿企業發展還存在大而不強的短板,對新興市場的開拓也有待進一步加強。因此,外貿企業要從三方面發力:一是加大創新投入,提升產品附加值,提高發展質量;二是積極主動運用自由貿易協定等相關機制安排更好地拓展國際市場;三是要內外貿兩條腿走路,在市場開拓上暢通國內外銷售渠道。

(張建平,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郁鑫,商務部研究院研究生院碩士)

   
回到頂部 | 聯系我們
河北省外貿培訓公共服務平臺   
地址:石家莊市新合作廣場 b1 1201   郵箱:87812389@163.com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11-67662519/4008320700
備案編號:冀ICP備11006606號-18訪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