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消費增速繼續回落,是否意味著中國消費增長乏力”“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已連續5個月下滑,下半年景氣低點是否來了”……
15日上午,在國新辦舉行的8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上,多家媒體記者就當前中國經濟主要指標增速回落,向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提問。
“受到疫情和汛情雙重沖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回落幅度比較大,但從累計來看,消費穩定恢復態勢沒有發生大變化”“8月份制造業PMI雖有所回落,但已連續18個月位于擴張區間,說明企業預期總體穩定”……
正如付凌暉所言,持續復蘇的同時,中國經濟恢復仍面臨不少挑戰,一些結構性問題比較突出。但從前8個月累計數據來看,國民經濟主要宏觀指標仍處于合理區間,穩中向好勢頭不斷鞏固:
“三駕馬車”運行穩健——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8.9%,兩年平均增長4.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8.1%,兩年平均增長3.9%;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3.7%。
質量效益穩步提高——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長13.1%,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兩年平均增長17%;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5.9%。
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6%,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2%,均低于全年宏觀調控預期目標。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運行持續恢復,保持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有較好支撐。”付凌暉說。
看投資,“十四五”規劃的一些重大項目陸續啟動建設,制造業投資繼續回暖,企業預期穩定,投資活力持續增強;
看消費,支撐消費的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有利于居民收入增加,加上社會保障不斷完善,民生投入持續增加,推動消費保持穩定增長;
看進出口,世界經濟持續復蘇,我國產業體系比較完整,配套能力比較強,生產整體狀況較好,有利于企業出口。此外,穩外貿政策效應持續顯現,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的發展,將繼續助力外貿增長。
“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扎實推進,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有效實施,經濟運行有望保持在合理區間,推動高質量發展也會不斷取得新的成效。”付凌暉說。
據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