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以下簡稱“RCEP”)于2022年1月1日實施,標志著當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起航。RCEP生效實施后,將推動我國三分之一的對外貿易實現零關稅,還會促進區域內貿易便利化和營商環境的提升,帶動相應服務和投資開放,從而極大提高各簽約方的福利水平及其之間的貿易規模。
RCEP
關稅減讓政策
一、整體關稅減讓承諾
RCEP各締約方適用的關稅承諾表分為兩大類。
1、“統一減讓”
即同一產品對其他締約方適用相同的降稅安排,澳大利亞、新西蘭、馬來西亞、新加坡、文萊、柬埔寨、老撾和緬甸,8個締約方都是這種模式,這些締約方只有一張關稅承諾表,即RCEP項下原產于不同于締約方的同一產品,在上述締約方進口時,都將適用相同的稅率。
2、“國別減讓”
對其他締約方適用不同的降稅安排,采用這種模式的國家包括韓國、日本、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菲律賓和我國,這意味著“原產于不同締約方的同一產品,在進口時適用不同的RCEP協定稅率”。我國分別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東盟兩兩達成貨物貿易關稅承諾,共有5張關稅承諾表。
二、RCEP降稅模式
降稅模式主要包括4種:協定生效立即降為零、過渡期降為零、部分降稅以及例外產品。過渡期的時間主要為10年、15年和20年等。
?攝圖網
1、協定生效立即降為零
是指在協定對一締約方生效的第一年,原產貨物立即執行零關稅。
2、過渡期降為零
是指原產貨物的關稅稅率自協定對一締約方生效之日起,經過一段過渡期線性或者非線性的削減,從基準稅率最終降至零。
3、部分降稅
是指原產貨物的關稅稅率一定程度削減,但最終并不降至零。
4、例外產品
是指協定生效后,免除任何削減或取消關稅承諾的產品。在公布的RCEP關稅承諾表中,這類商品的協定稅率都以字母“U”表示。
對企業來說,RCEP的生效降低了關稅,從域內進口原材料、零部件、機器設備等,成本會更低,同時也增多了出口機遇。
企業
如何充分利用
關稅減讓優惠政策
RCEP實施后,其關稅減讓將與其他優惠貿易協定(安排)關稅減讓并行實施。每項優惠貿易協定(安排)都有自己的關稅減讓清單和原產地規則,同一項貨物在不同協定下將對應不同的降稅水平和原產地規則。各進出口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結合RCEP及其他優惠貿易協定(安排)的關稅減讓幅度、原產地規則及其實施操作程序進行綜合評估、比較,優化企業供應鏈,充分利用優惠政策,達到經濟收益最大化。
?攝圖網
一、擇優適用優惠貿易協定(安排)
各進口企業應針對自身進口貨物,比較不同優惠貿易協定(安排)下的降稅水平及原產地規則。尤其注意的是,同一原產國的同一貨物在不同優惠貿易協定(安排)下所適用的稅率和原產地規則也可能有所差別。
以韓國原產貨物為例,RCEP生效后,中國與韓國之間的優惠貿易協定將有RCEP、中韓自貿協定、亞太貿易協定三項。進口企業自韓國進口貨物時,需考慮申請適用哪一項優惠貿易協定項下的優惠關稅,并須確保貨物具備該協定項下原產資格。
二、用好締約方對我國出口貨物的優惠關稅待遇
自貿伙伴的關稅減讓,可以增強我國出口產品在目標市場的價格優勢。出口企業應針對其出口產品關注RCEP締約方對有關貨物的關稅減讓情況,并深入評估有關貨物是否滿足原產地規則。如果貨物不能滿足原產地規則,可以進一步考慮調整原材料來源,結合各締約方的產業優勢,增加區域內原材料的占比,并深入評估這種調整所需的合規成本。
同時,出口企業可以將有關關稅減讓作為自身產品的優勢納入商務洽談中,并可考慮通過調整定價等方式,與締約方的進口商共享關稅減讓帶來的紅利。
商務部
展望2022
2021年外貿結構呈現新特點,新興市場貿易往來更加密切,民營企業帶動作用更加突出,中西部地區潛力不斷釋放。
一、加工貿易未來仍是重要貿易方式
商務部發言人表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工貿易仍是我們聯結國內國際雙循環、鞏固和提升國際供應鏈優勢的重要貿易方式。2022年,將繼續支持加工貿易轉移和承接、加強對加工貿易企業服務、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攝圖網
二、中小微外貿企業政策幫扶在路上
當前,中小微外貿企業面臨著缺芯、缺柜、缺工,成本持續上升等問題。對此,系列幫扶措施將圍繞:
1. 加大財稅支持,為企業減負。持續加快出口退稅進度,2022年出口退稅平均時間在6個工作日以內。
2.緩解國際物流壓力,為企業降本。鼓勵外貿企業與航運企業簽訂長期協議,引導各地方、各進出口商協會組織中小微外貿企業與航運企業進行直客對接。
3. 鞏固提升出口信用保險作用,為企業減壓。
4. 加大信貸支持,為企業融資。有條件的地方可利用“再貸款+保單融資”等方式,向小微外貿企業提供融資支持。
三、對癥外貿企業出口信用保險問題,
政策出了哪些招?
出口信用保險是國際通行的支持外貿企業的政策措施,2021年以來,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時面臨的風險更大,對于出口信用保險的訴求更強。商務部發言人表示,針對企業普遍遭遇的四類共性問題,有相關的政策提供風險保障:
1.針對進口商拒收拒付的問題,加大出運前訂單被取消風險保障力度,多渠道督促買方履約。同時,加快理賠程序,堅持應賠盡賠,能賠快賠。
2.針對國際運費高企,優化海外倉項目的承保條件,支持海外倉更好地發揮降低運輸成本的積極作用。現在“出口信保+海外倉”模式深受企業歡迎。
3.針對中小微企業獲取信息和融資難的情形,推動完善信息服務,及時向企業提供買方資信情況,同時發揮保單融資增信作用,便利企業融資,增強流動性。
4.針對“走出去”的風險上升,加大了中長期險的承保力度。截至目前,中國信保年度承保規模已經突破了8000億美元,為16萬家外經貿企業提供了保險服務。
?攝圖網
四、2022年中國外貿將加強跨周期調節
2022年,面對疫情走勢不確定、全球經濟復蘇不均衡、發達經濟體和低收入國家復蘇差異大等復雜形勢,中國外貿很可能要過一個“大坎兒”。商務部發言人表示,將加強跨周期調節,重點開展四方面的工作,多措并舉穩定外貿:
1.狠抓跨周期調節穩外貿政策落實。出臺配套的舉措,加強宣傳解讀,盡快讓企業享受到政策紅利。同時,加強監測預警,儲備新政策。
2.持續推進外貿創新發展。做好新一批跨境電商綜試區的擴圍工作,不斷完善海外智慧物流平臺,建設離岸貿易中心城市或地區,著力提升貿易數字化水平,打造一批全球貿易數字化領航區。落實雙碳目標,促進綠色貿易發展。
3.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持續推進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高質量發展,支持加工貿易創新發展,培育新一批邊民互市貿易落地加工試點,深入推進內外貿一體化,培育貿易雙循環企業,持續推動國際物流、結算暢通,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4.幫助外貿企業開拓市場。深耕美歐等傳統市場,進一步拓展東盟等新興市場,精心辦好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等國際展會,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深化“絲路電商”合作,以RCEP生效實施為契機,推動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