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國際陸港對外開放“橋頭堡”潛能加快釋放
燕趙都市報縱覽新聞記者 李春煒 攝
本報訊(燕趙都市報縱覽新聞記者李春煒)8月9日上午,石家莊國際陸港汽笛陣陣,兩列滿載貨物的專列先后駛出,一列是南下的京津冀首趟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一列是北上的首趟“衡石歐”中歐班列。這是石家莊首次一天同發兩個方向班列,標志著中歐班列與西部陸海新通道首次在河北實現戰略交匯,對河北加快建設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促進“雙循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編組35車、滿載2100多萬元建材、金屬制品、西藥等內貿外貿貨物的南下班列,駛往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起點重慶,在此完成國內貨物分撥后,利用西部陸海新通道將外貿產品發往東盟。該線路由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與石家莊國際陸港聯合打造,采用“內貿+外貿”混合編組物流模式,每周雙向通行,實現了京津冀與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有效銜接,為京津冀外貿企業通向“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提供了新選擇。北上的中歐班列是衡水與石家莊首次聯合開行的“衡石歐”中歐班列,搭載100個標準集裝箱,裝載衡水生產的絲網、聚酯切片、汽車濾清器等貨值3232.94萬元的出口商品,將在二連浩特口岸出境駛往莫斯科。這一線路北上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為衡水搭建起一條加強與歐洲經貿往來的陸路新通道。
此次一南一北兩班列同時發車,內貿外貿兼顧實施,是石家莊國際陸港提升樞紐效能,打造多元化國際運輸通道的生動實踐,也是石家莊加快創建京津冀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
“西部陸海新通道是國家戰略,縱貫我國西部腹地,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是前往東盟最便捷、最穩定的國際物流大通道。”石家莊國際陸港總經理劉金朋說,隨著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正式生效實施,京津冀地區與東盟國家的貿易聯系更加緊密。石家莊國際陸港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不僅有利于促進京津冀商品向陸海新通道輻射地區流通,也將吸引更多西部、東南沿海及東南亞的貨物在石家莊集結分撥,為河北乃至京津冀地區雙循環發展注入新動能。
目前,石家莊國際陸港中歐班列已形成常態化開行、規模化運營的良好態勢,國際線路擴充至13條,已構建起面向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物流大通道。截至8月9日,已開行中歐班列222列,貨值51億元,各項指標均已超過2021年總和,已經成為推動全省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橋頭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