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與阿根廷建交50周年,也是中阿友好合作年。50年來,兩國雙邊貿易額增長了2333倍。兩國專家學者普遍認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發展經驗和“一帶一路”倡議等中國方案將推動中國與阿根廷之間的多領域合作與友好關系邁向新高度。
樹拉美國家典范
一直以來,阿根廷堅持體育去政治化。今年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不遠萬里率領代表團出席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費爾南德斯時指出,半個世紀以來,中阿兩國始終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面對疫情,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樹立了新興市場國家團結合作的典范。
對于中方在阿方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提供大量醫療物資和疫苗,費爾南德斯表示感謝,并希望繼續同中方加強疫苗、醫藥生產方面的合作。
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自然延伸,拉美是“一帶一路”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與方。作為拉美地區的大國,阿根廷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早已成為其熱切期盼。費爾南德斯此次訪華期間,與中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正式加入“一帶一路”大家庭。
對此,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拉美研究所副所長孫巖峰表示,簽署“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對中阿關系是一個巨大的推進,同時也為拉美其他主要經濟體提供了積極樣板。
近5年間,中國與阿根廷已簽署13份農產品貿易協議,阿的櫻桃、梨、蘋果、肉類、蜂蜜和干果等多種農產品大量銷往中國。同時,中國在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方面,也在不斷加大對阿投資。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指出,阿是中國在拉美地區的重要承包工程市場,雙方合作涉及水電、鐵路、能源、通訊等領域。據商務部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與阿根廷雙邊貿易額同比增長28.3%,達到178.3億美元,中國繼續保持阿第二大貿易伙伴地位。
“未來,雙方將有更多的宏觀經濟政策溝通和協調,在發展戰略和規劃方面的進一步對接,包括通過促進民心相通、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營造更好的雙邊合作基礎和條件。”商務部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說。
阿根廷科爾多瓦天主教大學“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馬里亞諾·莫斯蓋拉認為,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堪稱“現代社會制定的最成功的公共政策”。其中,建立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賴以成功的關鍵政策之一,其運作模式特別是理念創新,對當今世界各地建立的經濟特區產生了深遠影響。而“一帶一路”倡議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等中國方案,將使拉美國家獲得中國在基建、運輸、能源、礦業、制造業、農業、創新和信息科技等多領域的重要投資與支持,實現相關國家內部、區域內及全球的互聯互通,讓拉美國家更好地融入國際市場、增強其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阿經濟面臨“三座大山”
阿根廷被認為帶有“十年一危機”的魔咒,該國長期受高失業率、高通脹和高外債的“慢性病”之苦。加之疫情的沖擊,政治與經濟形勢更是雪上加霜。阿根廷社會發展研究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阿通脹率高達50.9%,以失業和貧困為代表的社會問題層出不窮。
阿根廷《經濟學人》的報道指出,阿經濟在2022年面臨疫情沖擊、債務談判和國際形勢三大挑戰。
在債務談判方面,IMF要求阿政府加速完成財政緊縮并在2024年前實現財政平衡,而阿政府則堅持采取“循序漸進”策略以保障其經濟復蘇。今年年初,雙方初步達成價值445億美元的債務重組協議,這將有助于阿的經濟穩定。新協議顯示,IMF延長了還貸期限,并提供了四年半的寬限期和十年的還貸期。按照協議,阿承諾今年減少財政赤字至GDP的2.5%,到2023年和2024年分別逐步降低至1.9%和0.9%。預計2022年阿的國際儲備將增加50億美元。
“新協議減輕了今明兩年即將到期的債務壓力,讓阿經濟的復蘇得以持續。同時,阿政府不會下降實際財政支出,還將增加對公共工程的投資。”阿經濟部長古茲曼透露。
據阿根廷工業聯盟發布的調查報告稱,受俄烏沖突外溢效應及疫情等因素影響,阿近80%的外貿企業因成本增加而陷入經營困境。受影響企業遇到的最主要問題是運費因國際原油等能源產品價格上漲而大幅增加,以及全球物流不暢導致的集裝箱短缺。
近日,費爾南德斯在談及俄烏沖突時表示,阿對沖突引發的經濟危機感到擔憂,對俄經濟制裁令所有人都“遭殃”。他透露,阿正在開發首個天然氣管道,以實現燃氣自給自足,并將在未來幾年內籌建液化廠。
對此,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拉美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嚴謹指出,目前,阿根廷迫切需要吸引國際投資、增加對外出口。
中阿合作走向多元
阿外交部雙多邊談判副國務秘書、中國問題專家夢海韻表示,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國內消費多樣化、中阿不斷增進了解以及雙方不斷拓展經濟互補性,是兩國取得諸多亮點合作成果、推動雙邊關系提質升級的動力所在。她指出,兩國在食品、礦產、可再生能源、基建等領域仍存在著巨大合作潛力,阿方正在努力尋求實現與華合作的多元化。
中阿不斷完善協調戰略對話機制,為確保雙邊各領域合作順利進行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兩國之間有9個常設委員會與20個混委會。在中阿建交50周年之際,中國商會(阿根廷)宣布成立。中國駐阿大使鄒肖力在成立儀式上表示,中阿工商界一直是支持、參與、推動兩國友好合作的重要力量。中國商會(阿根廷)正式宣告成立,是在阿中資企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此前,中阿已5次簽署貨幣互換協議,人民幣成為阿根廷重要外匯儲備。這一舉措有力促進雙邊金融合作,為兩國貿易往來提供重要金融支持。今年,中阿重申將繼續密切本幣互換合作,鼓勵雙方在貿易和投資中更多使用本幣結算。
“今后,中阿的合作將會越加多元化。阿根廷是比較接近南極的,雙方共同推進南極的合作開發和科考有待進一步拓展。”張建平稱。
阿根廷是為數不多有氣候條件開展冬季運動和參加冬奧會的南美國家,該國南部有許多滑雪場,不僅能供阿本國使用,其他拉美國家也在這些地方開展冬季旅游和冬季體育項目。阿駐華大使牛望道介紹,未來,中阿還將共同建設更多滑雪道等冬季運動基礎設施,這不僅將推動冬季運動的發展,還旨在促進冬季旅游。今年,中阿還將在中國共同成立一個足球學校,引進阿教練和技術人員為中國足球運動員提供培訓。他認為,體育合作將成為未來雙方合作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