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由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主辦、上海外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2022中國進口食品行業峰會在國家會展中心成功舉辦。商務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李飛,海關總署總工程師韓森,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顧洪輝等政府主管部門領導,新西蘭初級產業部副部長Charlotte Austin、法國駐華經濟事務公使銜參贊Jean-Marc Fenet、英國國際貿易部駐華農業食品飲料參贊Mehdi Hussai等外國使節,以及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副校長于雪梅為本屆峰會致辭。會長曹德榮、副會長于露等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領導參加并主持了峰會。
商務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李飛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食品行業發展,在端牢中國飯碗、確保食品供應的同時,積極主動開放市場、持續擴大進口,不斷滿足人民消費升級的需要。我們將建設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更好服務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拓展全球食品貿易朋友圈;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拓展全球食品貿易朋友圈?!?/p>
海關總署總工程師韓森在致辭中表示:“進博會作為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大型國家級博覽盛會,已經成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中國食品進口已經從單純量的增長向著個性化、多樣化、潮流化趨勢發展,在對外貿易中的地位也越來越突出。中國海關不斷完善進口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不斷創新監管技術,通過數字化、信息化手段提高通關效率。繼續加強與世界各國政府部門、國內外相關行業、企業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實現進口食品安全信息共享、責任共擔、國際共治。”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顧洪輝在致辭中表示:“上海是華東地區乃至全國進口食品和行業發展的高地,貢獻了全國近20%的食品進口金額,在推動行業發展和產業升級上都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隨著疫情防控成效進一步鞏固,居民收入進一步提高和消費結構進一步優化,食品農產品消費也不斷擴容提質,未來上海進口食品消費增長潛力巨大。作為進口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依托交通樞紐功能帶來巨大流量資源的聚合效應,將為全球進口食品企業帶來巨大的貿易契機?!?/p>
作為進博會重要的官方配套活動,進口食品行業峰會與進博會一起迎來“5”與倫比的“里程碑”。本屆峰會以“新起點、再出發”為主題,突出創新發展與務實合作,推動“數字化引領未來”。
參與本次峰會的國外使節和嘉賓對于中國以高質量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給予了高度肯定,對于中國進口食品市場充滿信心,并且替所在國家食品及農產品企業向中國的進口和貿易商發出了合作邀請。
本屆峰會呈現新、多、廣三大亮點:
一、新:觀點新
本屆峰會以“數字化引領未來”詮釋“新起點,再出發”,并且依托科技融合和貿易創新,賦能國際食品,助力打造行業新生態。無論佳沛詮釋的堅持與合作,還是a2倡導的消費者數字化;無論是京東的跨境電商,還是洋浦國際的優勢產業集聚,嘉定區的承接進博效應打造特色IP,都體現出了在專業領域的深挖精耕,以及對于未知領域探索與突破。
二、多:成果多
中國進口食品連續五年在進博會上首發《中國進口食品行業報告》;攜手全球知名檢驗檢測機構——SGS,連續三年發布并更新《中國進口食品法律法規簡明手冊》;并首次聯合發布《法國農業食品行業與中國市場發展報告》。三大“產品”同框2022中國進口食品行業峰會,迅速成為媒體關注焦點。
三、廣:視角廣
“國際食品產業數字化”圓桌會議,開創性地讓科技大咖談食品產業,讓食業大咖暢享科技紅利,來自麥德龍中國、百度集團、中國綠色食品有限公司和米粒數字科技的行業大咖共論產業數字化與未來。與其說這是一次跨界頭腦風暴,不如說開啟了食品國際貿易一扇新的“窗”,在貿易變革時代為采供雙方提供了更多體現和可能,也讓疫情下無法面對面交談的生產商和貿易商能夠“無接觸”和“面對面”不再是“魚和熊掌”。除此之外,主辦方與京東國際、中國銀行、洋浦國際的三個戰略合作簽約,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未來國際食品行業的合作必然的跨領域、多行業、全鏈條的融合、協同與共生。
鏈接:中國進口食品行業報告相關素材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美食是民間交往的橋梁,食品是國際貿易的重要構成。
2001年,中國進口食品總額49.82億美元;2011年,中國進口食品總額370億美元;2021年,中國進口食品總額1354.56億美元。2011-2021年的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3.86%其中,2021年的同比增長高達25%,創近10年新高。
中國進口食品行業的發展在不斷擴大開放的國策下,主要得益于以下四大要素:世界超大規模單一市場、關稅的降低、進口食品來源地的擴大、以及進口食品品種的增加。世界超大規模單一市場和人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為中國進口食品行業發展注入動能,為中國進口食品行業增長提供保障。中國關稅的降低,提高了海外優質食品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讓越來越多的進口食品進入到了中國老百姓的餐桌。2011年以來,進口食品來源地不斷增加,不斷引進的新進口食品品種,讓中國百姓不出國門即可盡享全球美食。
2022中國進口食品行業報告顯示,中國進口食品行業呈現以下特點:
一、品類方面:中國食品進口的構成發生了較大的變化,2012年中國進口的前五大進口食品品類依次為植物油、水海產品及其制品、糧食及制品、乳品和肉類及制品,2021年,中國進口的前五大進口食品品類依次為肉類及制品、糧食及制品、水海產品及其制品、乳品、水果及制品,除肉類及制品十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5.3%以外,雜糧、水果及制品也呈現出了快速增長的趨勢,2012年至2021年,雜糧、水果及制品的十年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達到了24.1%和16.5%。
二、來源地方面:2021年中國進口食品來源地依然保持多元和集中并存的特征,但受國際疫情影響,2021年,中國進口食品來源地達181個,與2020年的191個來源地相比略有減少。同時,中國自前十大來源地進口食品的進口額占總食品進口額的比例(CR10)在60%左右上下浮動,2021年該比例由上一年度的58%上升至62.2%。
2021年在中國各食品進口來源地中,進口額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亞洲(進口額368.4億美元,同比增長31.6%,占比27.2%)、歐洲(進口額325.1億美元,同比增長13.2%,占比24%)、南美洲(進口額244.8億美元,同比增長19.6%,占比18.1%),進口額同比增長最快的為北美洲,進口額234.7億美元,同比增長61.8%。
分來源地來看,在中國2021年各食品進口來源地中,進口額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美國(進口額174.7億美元,同比增長90.9%,占比12.9%)、新西蘭(進口額104.4億美元,同比增長26.3%,占比7.7%)、巴西(進口額104.4億美元,同比增長14.1%,占比7.7%)。
三、分省市方面:分進口省市來看,進口額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廣東(進口額257.6億美元,同比增長21%,占比19%)、上海(進口額230.6億美元,同比增長16.2%,占比17%)、北京(進口額173.6億美元,同比增長55.8%,占比12.8%),進口省市較為集中,前十大來源地進口額合計占比87.9%。在進口額排名前十的省市中,進口額同比增長最快的為北京,進口額173.6億美元,同比增長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