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增長10倍!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的增量充分展現了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充沛活力。作為外貿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創新實踐,跨境電商已成為中國外貿發展的有生力量,有力推動了貿易的高質量發展,激發了外貿主體活力,提升了外貿運行效率,穩定了外貿產業鏈供應鏈。
9月2日,“2022中國電子商務大會”跨境電商論壇在2022服貿會期間舉行,與會嘉賓就RCEP新機遇、科技賦能、全球化布局、DTC品牌出海等話題展開探討。不少嘉賓認為,當前仍是跨境電商發展的機遇期。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的創新版圖,電商規模和質量實現了雙提升,融合創新態勢不斷深化。與此同時,商務部會同各地方、各相關部門聚焦發展中的難點、痛點、堵點,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支持舉措,持續推進政策、監管和服務創新,創設跨境電商監管代碼,出臺增值稅無票免稅以及所得稅核定征收等支持政策,聚焦主體和品牌培育、規則和標準建設等組織開展系列專項行動,取得積極成效。
跨境電商產業發展穩中提質。在規模保持增長的同時,跨境電商獨立站等新模式、新業態有效助力了中國品牌實現全球化轉型。國際合作成果豐碩。截至目前,中國已經與23個國家簽署了雙邊電子商務合作文件,建立了中國—中東歐國家、中國—中亞五國等電子商務合作對話機制,與伙伴國開展了多層次、多領域的務實合作,在加強政策溝通、規劃對接和經驗分享等方面進一步夯實了合作基礎,拓寬了合作渠道。規則構建取得積極進展。截至目前,在中國已簽署的自貿協定中,包含電子商務條款的約占60%,特別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生效實施為區域跨境電商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未來,政策發展紅利還將持續釋放,商務部外貿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繼續抓好《關于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意見》《關于推動外貿保穩提質的意見》等政策文件的落實,釋放政策紅利;完善政策體系,在通關便利化、國際支付結算、暢通國際物流、創新金融產品等方面推動出臺更多務實措施,激發主體活力;優化營商環境,扎實推動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提升海外倉專業化、規模化、智能化水平,增強跨境電商綜合競爭力,打造產業鏈和生態圈;深化國際合作,充分利用RCEP,積極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大力發展“絲路電商”。
全鏈路賦能提質增效
“隨著跨境電商的快速崛起,以制造業為首的中國企業有機會和能力建立起一個完全自主可控的全球渠道,連接全球市場、全球采購以及全球消費。”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電子商務首席專家李鳴濤表示,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跨境電商處于重要的節點位置。伴隨消費升級,國內消費者對海外優質商品的消費能力不斷提升,是跨境電商進口業務快速發展的最主要動力來源。同時,跨境電商依托其靈活、快速等優勢,能夠不斷服務全球細分市場和細分需求,可幫助中國企業更快適應并對接龐大的全球市場。從連接的邏輯上看,跨境電商的消費需求具有高度的確定性。中國企業能夠借此優化產品、優化品牌、優化供應鏈,從而成功走進國際市場。
新蛋集團中國區常務副總裁陳剛指出,跨境電商的紅利是由生產成本紅利、技術工程師紅利、產品設計師紅利、專業運營紅利、品牌溢價紅利綜合構成,中國跨境電商企業普遍規模小、發展時間短,要更多關注本土化運營和全渠道布局,內外兼修,把握貿易轉型紅利。
近年來,雖然受到疫情影響,跨境電商增速有所回落,但在小笨鳥跨境電商平臺高級副總裁張革看來,海外電商滲透率和電商采購習慣已經形成,且當前的政策機遇、數字經濟機遇和產業鏈機遇疊加,為品牌出海帶來難得的機遇期。他表示,品牌出海要關注品牌與市場、供應鏈和用戶需求的匹配度,充分運用數字化營銷渠道把握機遇。
“在后疫情時代,跨境電商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等產業鏈的全域數字化。”PingPong合伙人羅永龍表示,利用創新手段將前沿技術與業務場景深度融合,能夠形成以數字技術為驅動的商業增長模型。PingPong等跨境支付數字化服務商應承擔起科技賦能的責任。
鏈倉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許光輝提示跨境電商企業重視智慧物流系統對企業各環節效率提升的作用發揮。當下,數字物流系統還遠未達到理想化的狀態。未來,智慧物流系統將優化倉儲和物流路徑、推算合理備貨時間,降低成本,提升流通效率,保障貨物、作業及港口安全,最終提升整個產業的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