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政策紅利、人口紅利、土地紅利等不斷減少或消失,中國傳統的外貿服務模式越來越難以為繼,中國外貿服務模式轉型升級和有所創新勢在必行。基于此,借助于貿易便利化的政策,以整合融資、通關、退稅、物流、保險等外貿必須環節為基礎,通過為外貿企業提供外貿必須環節的“一攬子”綜合服務,繼而提升綜合效率、降低綜合成本的外貿綜合服務模式應運而生。
天地縱橫團隊結合自身豐富的項目經驗,于2015年出版了國內第一本外貿綜合服務的專著《揭秘外貿綜合服務》。2019年,天地縱橫團隊修訂出版的《突破服務瓶頸:一本書讀懂外貿綜合服務》從外貿綜合服務的政策溯源、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的盈利模式、退稅融資服務模式、金融服務模式、風險控制流程以及平臺信息化系統等方面為大家揭秘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的運營的基本態勢,為大家展現了外貿綜合服務的基本產品模式和運營模式。
我們結合最新行業動態,陸續發表外貿綜合服務領域的系列文章。今天讓我們談談外貿綜合服務的產生......
外貿綜合服務的產生
2013年7月2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中國經貿環境復雜嚴峻,進出口增速均明顯放緩。要通過制度創新,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增強企業競爭力。會議就此提出了制定便利通關辦法、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等六項舉措,俗稱“國六條”。
“國六條”實際上是國家相關部委局深入一線調研,認真聽取外貿出口行業訴求,對當時存在的制約外貿出口發展的因素充分分析后做出的決定,非常具有針對性。“國六條”首次提出外貿綜合服務的概念,其中的第四條:“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為中小民營企業出口提供融資、通關、退稅等服務”定義了一個全新的行業:外貿綜合服務行業。這是外貿綜合服務行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意味著這一行業首次被國家最高行政機關認可并鼓勵發展,意味著為外貿出口行業內普遍存在多年但又未得到國家相關部委局層面認可的一種經營方式即“假自營真代理”進行有條件的正名,對該種經營方式予以合法化。
外貿綜合服務行業的特點在于其通過整合各項外貿環節服務,然后統一投放給中小外貿企業,主要服務包括融資、通關、退稅以及物流、保險等外貿必須環節。
粵商務貿字[]2014]6號《促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的實施辦法》將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定義成:為國內中小型生產企業出口提供物流、報關、信保、融資、收匯、退稅等服務的外貿企業平臺。
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示意圖
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的出現,是我國外貿業務模式的創新。通過為中小企業提供進出口環節相關服務,降低了中小外貿企業的成本,壯大了外貿企業主體,對促進我國外貿轉型升級具有積極意義。
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的政策出臺,與中國近年來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GDP逐年放緩,外貿增長乏力有關。
在“國六條”之后,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在全國各地紛紛涌現,外貿綜合服務的平臺化、電商化趨勢愈演愈烈。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借助多樣化的電商手段為中小企業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一站式進出口服務。這種態勢不光呈現于發達地區、城市,許多內陸城市企業也紛紛關注和轉型建設。
下面為部分地區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