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煥
在日前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推進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的創新發展,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揮出帶動作用。在當前跨境電商新業態迅速發展、傳統外貿代理企業難以滿足市場需求的形勢下,如何進一步發揮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的作用,成為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所謂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傳統外貿供應鏈各環節資源,在符合規定的前提下標準化作業,為廣大中小微外貿企業提供信息、物流、通關、外匯、退稅、金融等一體化全流程管控的外貿綜合服務平臺。這類企業依托互聯網技術提供進出口各環節的服務,具備信息化和規模化優勢,能夠幫助中小微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降低貿易成本、緩解融資困難,也為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結構調整、培育外貿出口新優勢作出重要貢獻。
近年來,商務、海關等多部門陸續發布政策,支持外貿綜合服務行業發展;地方政府也紛紛布局外貿綜合服務行業,推動相關企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由于大部分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從傳統外貿代理企業轉型而來,受自身能力水平限制,面臨優勢不突出、運營不規范、風險不可控等成長的煩惱,沒有真正從“小代理”轉變為帶動外貿企業發展的“大管家”,中小微外貿企業仍然“喊渴”。亟需加強培育、支持和引導外貿綜合服務企業,使其更有特色、更有秩序、更有活力,以行業高質量發展帶動外貿保穩提質。
首先,要引導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減少同質化,走向特色化。支持企業主動調整發展模式,把握地方特色優勢產業脈動,從產業共性需求出發,開發特色化的服務項目和服務模式,在提高企業競爭力和客戶黏性的同時,扶持當地特色優勢產業組團“出海”、發展壯大。
其次,要以標準化賦能外貿綜合服務行業健康發展。要加快制定統一的外貿綜合服務行業標準,吸收地方標準的編制和實施經驗,明確準入條件、經營管理、風險防控等各環節,規范行業形態與邊界,引導企業在更高層次上規范經營。
最后,還要進一步激發外貿綜合服務行業發展活力。相關部門和自貿試驗區應創新出口退稅、出口信保、人民幣跨境結算等監管模式,結合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梯隊培育機制,開展分類分檔政策扶持,讓外貿綜合服務企業享受更加便利、暖心的服務,為其發展壯大營造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