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PPI(生產價格指數)上漲和疫情雙重考驗,中小企業需要得到更多扶持。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就此進行研究后認為,中小企業扶持政策設計必須立足于解決資金端“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還要看到經營端“訂單減、需求降”問題、成本端“費用多、成本高”等問題。
在優化中小企業扶持政策設計方面,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相關研究認為,一是財政直達,精準幫扶。對于“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來說,其專業化程度較高,在當前考驗下市場份額以及預期收益不確定性地加劇使其深陷困境。因此,要加強對小巨人企業投資的引導性補貼。政府可以通過采取一定的補貼政策,引導投資資金向科技型中小企業傾斜,也可以按股金的一定比例發放財政補助。要加強技術引導性補貼和人才引進補貼。通過支持其加大創新投入,加快技術成果產業化應用。對于單項冠軍企業,在PPI上漲和疫情雙重夾擊下,經營端“訂單減、需求降”問題突出且深刻。可以減免企業相關稅費,為單項冠軍企業提供外向型發展補貼,用于開拓新興市場和提高國際化水平。為應對單項冠軍企業短期經營端偏弱問題,可以通過政府采購助力其發展。
二是金融助力,共克時艱。對于小巨人企業,可以建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白名單制度,提供快速的訂單貸款以滿足其發展需要。壯大新興產業投資基金,支持其與專業投資機構和產業龍頭企業組建子基金。還可引入保險公司行使擔保保險職能,化解為小巨人企業提供貸款、擔保等給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帶來的風險,進一步實現雙重保險功能。對于單項冠軍企業,應提高中長期貸款比重,健全信貸風險補償機制,力爭對其貸款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以注冊制改革為契機,加大上市后備資源培育,建立企業辦理上市工作事項綠色通道,推動科技型單項冠軍企業境內外上市。建設“兩個平臺”工程,打造單項冠軍企業融資服務平臺,建設金融風險監測預警平臺。
三是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完善不同層級和不同類型擔保機構之間的聯保、分保及再保等機制安排。發揮財政資金的正向激勵作用,構建完善政府性擔保機構的資本金補充長效機制,擴大擔保業務覆蓋和融資杠桿效應。完善政府性擔保機構的考核機制,適當提高擔保代償率等風險容忍度。健全銀行、擔保機構和企業等不同市場主體之間,中央、省、市縣不同層級之間的風險分擔機制。
四是多措并舉,構建創新生態。對于小巨人企業,首先,進一步補貼小巨人企業創新產品消費,減少市場的不確定性,促進其積極開展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研發。其次,小巨人企業等創新主體共同構成合作創新網絡,推動知識鏈、技術鏈與產業鏈共同演進,政府應基于構建合作創新網絡和協同創新平臺的需要,設立各類專項合作補貼以減少小巨人企業合作動力不足的問題。對于單項冠軍企業,應加強并激勵單項冠軍企業創新團隊的有效傳承與創新活力,國家應保持創新政策的可持續性、可預期性與一致性。由于單項冠軍制造業企業在環保能耗上有核心優勢,應培育包括但不限于碳排放交易權等市場化的創新激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