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務部以2007年第69號公告,發布了《商務部關于兩用物項和技術經營企業建立內部出口控制機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商務部產業司負責人就指導意見的發布解答了記者的提問。
一、為什么要發布指導意見? 當前,國際防擴散及反恐形勢依然嚴峻,出口管制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國際安全領域的熱點問題,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中國政府堅決反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運載工具的擴散,認為有效的出口管制措施是實現防擴散目標,維護國際安全的重要手段。作為一個具有一定工業和科技能力的國家,中國在防擴散及出口管制領域采取了極為負責的政策和舉措。先后頒布實施了全面涵蓋核、生物、化學和導彈等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運載工具相關的兩用物項和技術出口管制法規,實現了從行政管理向法制化管理的轉變。
企業作為基本的經營實體,是國家出口管制制度建設的重要環節。國家出口管制行政法規中明確規定:“出口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兩用品及相關技術出口的內部控制機制(以下簡稱 內控機制)”。為貫徹落實出口管制法律法規,服務企業,商務部組織專家學者對企業內控機制建立進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指導意見。
二、其他國家企業內控機制開展情況如何? 企業建立健全內控機制已成為當今國際社會做實出口管制的一項重要舉措。企業建立內控機制,有利于推動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更好地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據了解,一些國家已將推動本國企業建立并完善內控機制作為一項重要工作。許多跨國公司在國外投資設廠或貿易合作中,亦多明確要求合作伙伴建立健全內控機制。
三、企業建立內控機制有那些意義? 建立內控機制,有利于企業切實執行國家出口管制法規;有利于履行我國出口控制責任與義務,樹立我負責任國家形象;有利于增信釋疑,擴大高技術產品進口。對于兩用物項和技術經營企業來講,建立健全內控機制,有助于企業樹立誠信經營形象,不斷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可以有效規避和減少貿易風險。
四、哪些企業應當建立內控機制? 指導意見提出,兩用物項和技術研發、生產及進出口企業中,應當建立企業內部出口控制機制。兩用物項和技術是指:《核出口管制條例》、《核兩用品及相關技術出口管制條例》、《生物兩用品及相關設備和技術出口管制條例》、《監控化學品管理條例》、《有關化學品及相關設備和技術出口管制辦法》、《導彈及相關物項和技術出口管制條例》、《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等條例所附進出口管制清單中的物項和技術,以及其他可能被接受方用于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運載工具研發或毒品制造等目的的物項和技術。
五、企業建立內控機制應注意那些問題? 企業內控機制的建立和實施,必然面對企業或個人現實利益與企業長遠發展戰略利益的矛盾,客觀上需要強有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證。因此,企業建立內控機制應注意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頂層建設、自上而下、全員參與、制度管理”的方針,在遵守國家出口管制政策法規,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前提下,積極維護企業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目標,樹立誠信經營和負責任形象,規避和減少貿易風險,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六、企業內控機制建立應遵循哪些原則 一是守法原則。嚴格執行國家出口管制政策法規是企業開展兩用物項和技術對外貿易的前提和條件。企業建立內部控制機制應將保證嚴格執行國家出口管制法律法規作為其經營理念的重要內容。
二是獨立性原則。企業的出口控制義務應置于其商業利益之上。企業內部控制機制既作為企業現行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應獨立于企業經營管理體系。企業通過流程控制和制度保證,對自身經營行為進行規范并自我監督,對違反國家出口管制政策法規的經營行為在內部行使否決權。
三是全面控制原則。企業知道或得到出口管制主管部門通知,其所出口的物項存在擴散風險時,無論該物項是否屬國家出口管制法律法規管制清單范圍,都應當進行自我出口控制或申請出口許可。
七、企業內控機制主要包括那些內容? 企業內控機制建立是一項系統工程。內控機制應由以下幾方面內容構成:企業出口管制政策聲明、組織機構、審查管理程序和手冊、教育培訓、相關資料檔案等。
八、擬如何推進企業內控機制建立? 商務部作為兩用物項和技術出口管制主管部門,為貫徹國家出口管制法律法規,深化出口管制管理,服務企業,將按照指導意見確定的原則和步驟,穩步推進企業內控機制建立工作。
(一) 按照指導意見要求,組織專家制定《企業內控機制建設框架》,對企業內控機制建立繼續提供幫助。
(二) 配套出臺激勵措施。參照國際慣例和國情實際,出臺支持政策,如設置兩用物項和技術通用許可管理制度等,引導企業自覺建立內控機制。
(三) 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培訓活動,多渠道開展咨詢和服務工作等。
(信息來源:
商務部 產業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