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企業深入了解《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規則,5月17日,廈門市貿促會線上舉辦RCEP政策解讀及2022年第一期原產地證、ATA單證冊等商事認證業務培訓班,幫助企業進一步提高自貿協定應用能力。
“原產地規則是出于保護本國生產者的利益,加強本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控制外國產品在國內市場上的占有率,進而發展對外貿易的一種手段。”廈門市貿促會商事認證中心工作人員王曉梅就原產地業務相關知識進行講解時解釋,每個自貿協定的原產地規則都不相同,企業需要針對自己適用的優惠原產地規則進行詳細了解。
原產地證書分為一般原產地證書和優惠原產地證書,王曉梅表示,二者的主要區別在于用途。一般原產地證書主要適用于國際貿易中實施的最惠國待遇、反傾銷和反補貼保障措施、原產地標記管理、國別數量限制、關稅配額等非優惠性貿易措施,還有政府采購、貿易統計等活動。優惠原產地證書區別于一般原產地證書的關鍵在于關稅的減免政策,也就是原產于自貿協定伙伴國的貨物,在協定國成員方流動時可以享受不同程度的進出口關稅減免。企業通過申領自貿協定項下的優惠原產地證書,在進口國清關時就可以獲得關稅的減免。優惠原產地證書是減免關稅的唯一法定憑證。“優惠原產地規則還有一個特殊性——排他性,比如中韓的原產地規則,只有根據中韓項下的原產地規則來判定貨物屬于中國原產還是韓國原產,以此可以享受關稅優惠。”王曉梅說。
今年RCEP的實施讓RCEP原產地規則走進了我國企業的視野。“RCEP原產地規則確定了RCEP項下有資格享受優惠關稅待遇的原產貨物的認定規則。在確保適用實質性改變原則的同時,突出了技術可行性、貿易便利性和商業友好性,使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更容易理解和使用RCEP協定。”王曉梅舉例,RCEP原產地規則中的一個特殊累計規則,即其他締約方原產材料被視為產品生產所在締約方的原產材料。比如一個車載顯示器所使用原材料的原產國別除了中國以外,還有越南、馬來西亞、日本、韓國等國家。如果產品在中國進行最后的加工制造,而以上國家均屬于RCEP已經生效的成員國,原材料都可以判定為中國原產,這一累計規則或將成為RCEP得到廣泛應用的巨大優勢。
此外,企業應注意RCEP原產地規則還有直運規則。王曉梅強調,比如中國的貨物要出口到越南,中間不能進入到第三方違反停留,必須直接運輸到越南,確保所進口的貨物是自貿伙伴的出口貨物,避免貨物在運輸過程中經過其他第三方進行加工或者替換。但物流、裝卸、倉儲等一類操作,貨物在中轉地未經實質性加工,并且處于中轉地的海關的監管之下,這種情況不違反直運規則。
了解了RCEP原產地規則,企業申辦人員才能更好地申領原產地證書,提高業務水平。根據商事認證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網上申領一般原產地證書通常需要制單、保存、發送、查詢結果幾步驟,而申領優惠原產地證書還需要進行商品備案。填制原產地證書還需要養成良好習慣,企業首先要提前準備好填制證書需要的單據和文件。與原產地證書項下貨物流動(物流)有關的文件,如海運提單、空運單、快遞面單、裝箱單等,證明原產地證書項下貨物明細的文件如商業發票、合同、出口貨物報關單等。相關工作人員提醒,證書填制完成后要仔細檢查是否填制正確,并同進口商進行確認后再提交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