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第20屆中國·安平國際絲網博覽會在衡水市安平縣開幕。記者焦磊 攝
10月22日,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省政府、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五金制品協會、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主 辦,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公司、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省貿促會、省商務廳、衡水市人民政府、安平縣人民政府承辦的第20屆中國·安平國際絲網博覽會在河北安平開幕。
栩栩如生的駿馬、花團錦簇的盆景、輾轉騰挪的巨龍……在安平縣工業品創新協會的展廳內,一件件巧奪天工的工藝品成為此次博覽會一道獨特的風景。湊近細看,才發現這些工藝品竟是由一根根金屬絲組成。“賦予了獨特文化創意的絲網也能成為精美的‘藝術品’。這些新產品,也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展臺負責人王力介紹。
在絲網產品展區,各式各樣的絲網產品讓人眼花繚亂。全自動的鹿網機、焊網機、六角網機……在制造機械展區,眾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行業領先的各類絲網織造機械閃亮展會,呈現出高智能化、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特點,受到國內外客商的廣泛關注。
據悉,中國·安平國際絲網博覽會是國際唯一的絲網專業盛會,自2001年起已連續成功舉辦了19屆,獲得國內外客商廣泛好評,已成為集產品展示、經貿洽談、科技創新、信息發布為一體的復合型國際化交流合作平臺,對于弘揚絲網產業文化、推動絲網產業開放發展、提升絲網之都輻射帶動力和國際影響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賦予獨特文化創意的絲網產品,備受客商關注。記者焦磊 攝
本屆博覽會為期三天,以“協同創新 融合發展”為主題,適應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首次采用線上線下同步互動、有機融合的方式,創新舉辦紀念絲網博覽會20周年暨絲網產業發展研討會、項目招商推介會、云供采對接會、四新產品發布會暨品牌標準宣傳貫徹會、“穩外貿法律護航”安平專場等系列特色活動,為促進絲網產業發展繁榮注入新動能、增添新活力。
同時,在開幕式現場,還進行了河北省絲網產業技術研究院揭牌儀式以及總投資61.3億元的8個重點項目簽約儀式。
博覽會期間,安平縣將絲網產業與大數據充分融合,創造性編制的“中國絲網指數”正式發布,尤其令人矚目。據悉,該指數包括產品價格指數、產業發展指數、品牌打造指數和產業景氣指數四個分項指標,涵蓋絲網行業拉拔類、編織類、沖拉類、焊接類、非織造類和制品類六大類別,是全球絲網行業唯一的指數指標,反映了絲網產品交易價格變動趨勢,描繪了行業景氣度變化情況,為全球絲網消費者提供了價格參考和行情判斷依據,成為了絲網行業的“風向標”和“晴雨表”。
參展企業工作人員向客商介紹產品。記者焦磊 攝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張慎峰表示,安平國際絲網博覽會依托安平縣優勢產業而創辦,是全球絲網行業唯一的國際盛會,經過20年的發展,國際化、專業化水平越來越高,影響力、帶動力越來越強,成為國際絲網行業產品展示、經貿洽談、科技創新的重要平臺,在促進絲網行業國際交流合作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屆博覽會緊緊抓住新冠肺炎疫情后經濟復蘇和市場反彈的有利時機,采用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方式,吸引 300余家企業參展,預計參會客商3萬多人,將是業界人士洽商合作、創新發展的重要契機。
安平縣委書記范慶法表示,20年來,世界各地絲網精英以網會友、匯聚一堂、競展風采,累計到會客商65.8萬人次,貿易總額290億元,絲網博 覽會已成為弘揚絲網產業文化、展示高端技術產品、拓展合作交流領域的重要國際平臺。20年來,安平縣堅持辦展會、建市場、擴園區、興物流,堅 持定政策、促創新、優平臺、抓提升,實現了絲網產業集約集聚和綠色創新發展,已成為全國最大絲網產銷集散地,被命名為“中國絲網之都”“中 國絲網織造名城”,絲網產值達到560億元,全球市場占有率70%以上,擁有國家專利1336項,國家、行業、地方標準32個,國家級、省級科技型中小 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共計1186家。安平縣將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將博覽會辦成充滿合作機遇、引領行業發展的國際 性盛會,辦成共商發展大計、共享最新成果的世界級平臺,為更好推動國際絲網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