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北亞博覽會、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在全球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當下,率先有效控制住疫情的中國,則以一場場交流合作的盛會,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正能量。
作為現代服務業的戰略先導性產業,會展是行業間、地區間和國家間交流與合作的重要紐帶。中外跨區域博覽會的轉型升級,見證了中國與多邊國家的經貿發展,也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搭建更廣闊的重要平臺。
亞歐博覽會:向西開放的陣地
在西北,有一場展會,助力廣大內陸地區向西開放,它就是烏魯木齊邊境地方經濟貿易洽談會(簡稱烏洽會)。創辦于1992年的烏洽會,標志我國繼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中國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哈洽會)、中國華東進出口商品交易會(華交會)之后,對外經濟貿易的又一新窗口。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舉辦了19屆的烏洽會,共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客商參會參展,累計對外經濟貿易總成交396.5億美元,國內貿易總成交1585.06億元人民幣,外貿進出口總成交302.7億美元,對外經濟技術合作項目成交93.8億美元,國內經濟技術合作項目成交合同累計11586份,總額9430.43億元人民幣。
2011年,烏洽會升格為中國—亞歐博覽會(簡稱亞歐博覽會)。當年,在新建成的新疆國際會展中心,首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作為中國唯一面向中西南亞市場的區域性國際經貿洽談會,實現了“烏洽會要一年一年辦下去,一年比一年辦得好”的承諾。
2013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亞歐博覽會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要平臺。2014年,亞歐博覽會由每年一次改為兩年舉辦一次。時間變了,但對外開放的主線不變,亞歐博覽會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將持續推進,會越辦越好。
東盟博覽會:聯動東南亞的紐帶
在東盟經濟呈現欣欣向榮景象的背景下,2004年11月3日,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簡稱東盟博覽會)在南寧舉辦。目前,東盟博覽會已成為中國與東盟溝通合作的重要平臺。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前5個月,中國與東盟貿易總額達2424.2億美元,同比逆勢增長近1%,東盟歷史性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顯示雙方貿易合作的巨大潛力。
作為中國和東盟10國及東盟秘書處共同舉辦的展會,東盟博覽會肩負著諸多的合作愿景和期許。有關方面負責人表示,中方希望與東盟方共同努力,充分利用好東博會這個重要的經貿合作平臺,繼續實施好中國—東盟自貿區,拉緊貿易投資合作紐帶,讓更多的企業和民眾收獲利益。
據悉,第18屆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將于9月10日開幕,今年的主題為“共享陸海新通道新機遇 共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本屆東盟博覽會將統籌安排展會籌辦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辦展辦會形式,拓展平臺功能,從服務“10 +1”拓展到服務RCEP和“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加強省際合作、央地合作,服務“國際國內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完善“云上東博會”功能,實現全年在線常態化運行。
東北亞博覽會:區域合作的新機制
在東北,同樣有一場展會,將中外聯結起來,即中國—東北亞博覽會(簡稱東北亞博覽會)。作為中國吉林·東北亞投資貿易博覽會的升級平臺,東北亞博覽會是繼廣交會、深圳高交會、廈洽會、北京科博會、東盟博覽會之后的第六個國家級展會。自2005年創辦至第九屆升格為中國—東北亞博覽會后,東北亞經貿合作高層論壇調整升級為“東北亞合作高層論壇”,其論壇的對話范圍不僅僅只是局限于“經貿”問題,涉獵的內容更加寬泛,從而推動著東北亞區域交流合作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發展。
十多年來,東北亞博覽會正全力推動東北亞區域邁向“全方位一體化”,同時,東北亞博覽會成為了世界各方表達觀點主張、瞭望世界前沿的“論道場”,東北亞區域合作的每一個突破、每一次進步也都在博覽會上留下了清晰印記。
第十三屆東北亞博覽會以“攜手東北亞,共謀新發展”為主題,將于8月27日至31日在長春舉辦。本屆東北亞博覽會將以提升辦會專業化、市場化水平,搭建東北亞高層對話與經貿合作“線上+線下”新平臺為總體目標,構建東北亞區域合作新機制,打造吉林對外合作新優勢,助力吉林融入新發展格局。
中阿博覽會:促進經貿交流
令人矚目的還有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簡稱中阿博覽會),其前身為中國—阿拉伯國家經貿論壇(簡稱中阿經貿論壇),由商務部、中國貿促會、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共同舉辦,以促進中阿經貿交流合作為主要目的,是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平臺。2013年,中阿經貿論壇正式更名為中阿博覽會,并從每年舉辦一屆調整為每兩年舉辦一屆。
“更名”意味著“升級”。2013年,首屆中阿博覽會就呈現出了三個新功能,發布權威信息、服務市場對接、促進民間交流。
第五屆中阿博覽會將于8月19日至22日在寧夏銀川舉辦,緊密結合后疫情時代“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需求,此次將圍繞數字經濟、能源、科技、農業、旅游等合作領域,舉辦工商峰會等10大項經貿論壇投資對接活動。
目前,中阿博覽會是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成為促進阿拉伯國家和中國經貿投資關系最重要的活動。
中東歐博覽會:擴大對華出口動力
事實上,不光與東北亞國家的合作,中國與中東歐國家也有著重要的經貿合作平臺。2019年6月,已升格為國家級涉外展會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簡稱中東歐博覽會),令寧波這座城市成為矚目的焦點。
今年6月8日至11日,第二屆中東歐博覽會以“構建新格局、共享新機遇”主題,設置了中東歐展、國際消費品展、進口商品常年展三大展區,吸引了2000多家展商和7000多家采購商參會,達成了采購意向107.8億元(其中中東歐國家商品采購意向74.6億元)。
本屆中東歐博覽會為中國和中東歐國家攜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挑戰、促進經濟復蘇發展搭建了重要平臺,進一步加深了中國市場對中東歐商品的了解,提振了中東歐國家對華合作信心,增強了中東歐國家擴大對華出口的動力,推動有關各方深入挖掘合作潛力、拓展合作空間。